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共赢的格局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总干事
过去几年,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仍然在努力摆脱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政治议程也积累了许多棘手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令人鼓舞,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对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对延续中国经济奇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经过多年聚焦于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巩固既有成果以及增强社会公平的时机成熟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其他三个“全面”的必要手段,其中,消除腐败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可见,习近平主席的未来中国蓝图包含了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互相支持、互相影响的战略举措,自成体系,缺一不可。
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框架正在形成
尤科赛尔·戈迈兹
土耳其中央银行北京经济参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透露出很强的信息: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汇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防止因改革乏力造成增长停滞的风险。无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系统,还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教育改革、环境保护,中国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全面依法治国在短期内或许与中央银行和宏观经济政策没什么关联,但法律法规事实上对各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企业明确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它们就会更倾向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家治理有关。事实证明,善治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奉献社会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善治还能推动改革,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有利社会环境。
确保经济转型成功的战略布局
乌玛尔·朱沃诺
印度尼西亚信息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席
中国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转型成功。2015年,中国制定了7%的中高速增长目标。中国经济转型还表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上。当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时,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会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有能力发展出一种政府和市场机制相互协同的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法律依据和确保经济发展公平公正。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采取这一举措,但并未成功,原因是它们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结果与其初衷——建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最终发展成为寡头政治集团主导下的收入极度不平等的经济模式。还有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顺利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是因为其资源和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创新经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中国避免重蹈其他国家经济转型失败的覆辙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强化中国经济的特有优势,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生产率提高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
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向导
鲍里斯·古斯列多夫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助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是一体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从中国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从中国与外部关系看,“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倡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帮助沿线国家发展,也推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经济总量较大而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经济迅速崛起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内外安全局势复杂;政府治理能力仍有待提高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将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全面从严治党,治理腐败,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性,将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政党组织,提升管理和主导社会变革的综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
姜晟振
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为此,国家必须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给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等巩固其执政根基。“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既是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如收入差距、贫困、环境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提出的,也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新的全球格局下走向繁荣
爱迪生·B·达席尔·菲略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经济正在转向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立足于国内消费和创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赖出口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企业正在适应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生产技术。今天,中国的制造商能够生产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商品,并持有越来越多的专利,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移动。法治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减少不平等和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纳入中国政府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清单。中国还明确提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根本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很明显,“四个全面”是一个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一战略布局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会被其他新兴国家认真观察以至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