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名言还有“下半句”
名言是每个人上学时必修的一课,但是很多时候,有意无意地,它们被“断章取义”了,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本来的意思。以下几个极为常见的名言告诉我们,其实它们都还有下半句,而且最关键的是,本来核心的意思都在下半句上,如今却都被“扭曲”了。不过约定俗成地,这些名言面目全非的意思都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不必较真。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3、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5、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朱熹《〈四书〉或问》卷五
6、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7、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道济禅师(济公)
8、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让·雅各布·卢梭《社会契约论》
9、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巨狮,当他醒来全世界都会震惊,那就永远别让他醒来。
——拿破仑
10、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爱迪生
微语录
1.中国的进步不是靠一帮勇敢者去触碰勇气的上限,而是靠普通人一起一点点抬高勇气的下限。
——学者刘瑜眼里的担当
2.阅读有什么好处,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因为不读书,你可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因为读书,你可能了解所有人,包括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后的。
——作家麦家
3.“我错了”这三个字说出来多傻啊,直接把自己给否定了。“这事儿怪我”听起来就好多了,别人会感觉这个人很有担当。
——同一个意思不同表达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
4.你是我亲妈吗?我是不是你充话费送的?
——一女子玩手机将6岁的儿子遗落在火车站台,孩子大喊
5.作为父亲,在娃儿受到惊吓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停止斗气才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的网友评论
6.一懒众衫小。
——女人最怕的事
7.这个冬天会很冷吧?因为我的小棉袄被人穿走了……
——网上热传的一组女儿婚礼上父亲泪崩的照片,网友配词让人动容
8.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
——马云
9.如果你开车加特技,汽车就会duang duang duang duang!
——四川攀枝花街头交通标语
10.别看不上你老婆挑的东西,你也不过就是其中之一。
——想婚姻和谐,谨记这句话
11.一个孩子说“这是我的玩具”,这是财产法。一个孩子说“你答应过我的”,这是合同法。一个孩子说“他先打我的”,这是刑法。一个孩子说“爸爸说可以”,这是宪法。
——美国法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
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启示:你手头的平凡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盲人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我绝没这个意思。我是想,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启示: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系统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