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以来,沙特主导的多国部队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空袭,以期迫使这一武装交出它占领的也门大部分领土并允许逃往沙特的也门总统哈迪回国重新执政。至今,冲突已造成也门2600多人死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80%的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这一中东地区的贫弱小国,为何会遭此厄运?也门战乱会走向何方?
也门乱局缘何而起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在也门的人口比例分别占53%、47%。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也没有谈到以什么形式推选继承人,他的信徒们在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法(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被称为“逊尼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中国穆斯林也大多是逊尼派。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的第二大教派,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合法继承人,信徒近一半在伊朗,伊拉克、也门等国也有。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一直进行着激烈斗争,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
胡塞武装属于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其前身是“青年信仰者”组织。该武装组织自称拥有10万名武装人员,是也门国内最强大的一支反政府武装力量。胡塞武装组织具有强烈的反美意识。2003年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时,该组织第一任军事指挥官哈桑·胡塞就曾要求也门政府支持萨达姆政权。2004年,哈桑·胡塞号召民众推翻亲西方的萨利赫政权,之后与政府军在也门北部地区激战。同年,哈桑·胡塞在交战中被政府军打死,他的弟弟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该组织欲效仿伊朗建立“神权也门”,实行政教合一。
十国联军“群殴”也门
中东穷国也门多年内战,盘踞北部的什叶派胡赛武装一直不爽逊尼派主导的中央政府。2014年,政府削减补贴引发骚乱,胡赛武装借机夺占首都萨那,两派再次撕破脸。西方大使馆全部卷铺盖走人,保卫美使馆的海军陆战队还被缴了械。见情况不妙,也门总统哈迪2015年3月25日坐船逃离,下落不明,胡塞武装放出10万美元悬赏索要其人头。
为支援盟友哈迪,沙特自2015年3月26日起对也门轰炸,调拨100架战机、15万军队加入联军。另有10个国家参与此次军事行动。阿联酋、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约旦、苏丹都派出战机。埃及、摩洛哥、巴基斯坦也参与地面战,美国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援。
表面上看,是以沙特为首的中东联军跟也门胡赛叛军对垒,背后却是什叶派的伊朗跟其他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在角力。在中东这盘大棋上,实力派选手伊朗布置了多粒棋子,在也门有胡赛武装,在黎巴嫩是真主党,在叙利亚还有阿萨德。
叛军一方的胡赛,已经推翻了哈迪政府,眼下力求站稳脚跟。而沙特联军要恢复哈迪政权,光靠狂轰滥炸难以实现,不得不考虑更危险的地面进攻,连亲密盟友美国都没摸清沙特王室到底是如何盘算的。
也门政府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2011年前后,在美国等西方势力的策动下,西亚、北非地区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相继爆发动乱,开始了政治上的大洗牌。其中也门是唯一一个通过协议实现权力和平交接的国家,被美国视为中东国家政改的典范。而如今,这个曾经被美国看好的国家,其政府在此轮危机中却表现出了脆弱的一面。
也门政治制度的不稳定和各派政治力量的失衡,是导致此次也门政府面临危机的重要原因。目前的也门实行共和制,其政治体制建立在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基础之上,但各党派之间利益分歧重重。在逊尼派主导的政府中,什叶派的政治经济诉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独特的战略位置,使也门政府成为各大国任意摆弄的棋子。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南端,西临红海,南濒亚丁湾和阿拉伯海,隔曼德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处在沟通欧亚非的生命航线上,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孱弱的也门政府长期被沙特、美国等国家作为遏制伊朗、平衡中东各派势力的重要砝码。2011年底,为了稳定中东局势,也门政府以总统萨利赫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哈迪、组建全国和解政府、开启新一轮政府改革为代价,换取了短暂的和平,然而新组建的政府缺乏政治上的自主性,被认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代言人,无法得到也门境内的反政府武装和广大民众的信任。
同时,也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停滞不前且官员严重腐败。这些都使得也门政府勉强维持、摇摇欲坠。
多国参与能否扭转困局
几个月来,动荡的也门就像一个急速旋转的风暴中心,将一个又一个国家卷入其中,而多国参与也使也门局势更加复杂。
中东一团乱麻让美国深感纠结。美国正忙着打击也门境内的基地组织,而基地组织又在跟胡赛叛军交战。自己的敌人正在打击代理人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等于朋友吗?有专家指出,美国正卷入“地缘政治镜子战争”,这还没算上活跃于此的ISIS。
沙特等国轰炸也门叛军,连带炸飞了国际油价,对饱受油价下跌折磨的普京来说,好似天降馅饼。既然普京曾说过“伊朗离我们实在太近了”,常年明里暗中支持德黑兰的行动。很难想象,他会忽视中东最新变局。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大的什叶派国家,而沙特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逊尼派国家。有分析认为,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冲突的背后,是沙特、伊朗两国在地区霸权、教派分歧、对美态度和核问题等多方面的较量角逐。中东地区两大国在也门亮剑,恐将使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同时影响曼德海峡、红海沿线的战略通道的畅通。
国际分析人士指出,针对当前形势,也门亟须政治上的对话、磋商,以缩小矛盾、管控分歧、降低冲突,而不是进一步的武装行动,甚至引发局部战争。外部势力强行干涉也门局势,犹如抱薪救火,非但难以将其扑灭,反倒会使局势愈演愈烈,并给“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扩大其势力范围提供空隙。
5月19日,为期3天的也门各方对话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结束。与会代表会后发表声明,呼吁各方支持也门合法政府,实现也门全国和解,但胡塞武装和效忠也门前总统萨利赫的武装力量并没有参加会议。此后,经联合国反复协调,6月15日,也门各派别磋商在日内瓦举行。但也门对立两派并未做好面对面谈判的准备,也都没有任何妥协的迹象。数天前,哈迪曾明确表示政府将拒绝与胡塞武装组织代表谈判。16日,就在磋商期间,胡塞武装在亚丁西北部平民区进行炮击;以沙特为首的联军继续对也门多地的军火库进行轰炸。无人预知,也门战乱会走向何方。
(根据人民日报等相关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