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两高”的目标定位和具体要求

发布时间:2015-07-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在《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中,确立“三强两高”的目标定位,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了上台阶的新要求。

“三强”是文化强省的基本内涵,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充实内在要求,深化拓展实施内容,优化提升工作标准,做到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相适应,与建设新江苏的大目标相衔接。

“两高”是文化强省的显著标志,突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与核心作用,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地位,突出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功能。

提出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武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把全省人民更好地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

提出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就是要紧扣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引导人们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精神动力。

围绕“三强两高”目标,到2020年,重点在八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科学理论武装更加有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核心价值引领更加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认知践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达到15%以上,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超过全省城市总数一半。

——文化传承创新更加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得到系统梳理研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江苏红色文化品牌影响不断扩大,“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广泛弘扬。

——文艺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各文艺门类创作进一步活跃,文艺作品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打造一批特色文艺品牌,公众文艺鉴赏能力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程度达到85%以上,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达到90%以上,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业实力更加雄厚。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明显优化,新兴文化业态占比达6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五年倍增,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

——文化对外开放更加主动。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力推进,文化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江苏的国际形象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文化人才优势更加显著。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造就一批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形成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