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法双峰会”如何影响未来10年

发布时间:2015-08-3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 坎 刘 赫    
 

78日至10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俄罗斯乌法成功召开。双峰会上,上合组织通过了《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为未来10年谋篇布局;金砖国家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着眼于为未来几年经贸合作制定蓝图,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乌法双峰会”的最大特点,是其将影响未来10年。

“抱团”发展,凸显叠加效应

乌法双峰会对世界安全、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在推动促进金砖国家建立更加紧密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人口约占世界四成,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三成,经济总量约占世界两成。相关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新兴市场,有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和共同的利益诉求,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这是各国能够站成一队、抱成一团的基础。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乌法交融激荡,有助于金砖、上合伙伴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平台的叠加,让两大峰会效应倍增。金砖和上合,一个是新兴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有益尝试,一个是“冷战”后处理区域安全问题的成功范例,两者都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都追求共同发展的目标。两大峰会在乌法“对接共振”,创造出11大于2的叠加效应。

此次“金砖”“上合”的“无缝对接”,一方面,给两个组织的成员国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多边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更多的交流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合作,带来的外溢红利肯定远超峰会本身。

双峰会上,人们已经看到,以经济合作为主的金砖国家机制,同样重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安全发展,而最初以安全为重点的上合组织进一步确立安全、经济、人文合作“三个支柱”体系。两大机制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深度不断加大。

因而,无论是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扩大合作范围,还是对于金砖国家寻求新的共同支撑,本次峰会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再放眼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乌法盛会必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之间加深合作、相互声援、“抱团”发展的重要历史坐标。

为“一带一路”、亚投行发展带来契机

目前,金砖国家有5个,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有6个,算上即将加入的印度、巴基斯坦,再扣除中俄印同时在两个组织中,此次“乌法双峰会”的主要参会国有10个。在这10个国家中,有8个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沿线国家,有9个是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此次峰会与“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密切程度不言而喻。

79日习近平与普京的会晤中,双方商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乌法双峰会”是一次重大发展契机,对“一带一路”“亚投行”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中俄印三国作为亚投行的三大股东同时参会,有利于亚投行的发展与推进,也有利于继续增进亚投行的国际影响力;其次,“乌法双峰会”为“一带一路”的相关讨论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中国通过乌法双峰会为“一带一路”寻求更多支持,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法峰会上表示,在各方支持和响应下,中方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希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上海合作组织各国发展规划相辅相成,将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促进欧亚地区平衡发展。

上合组织和金砖五国组织的合作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一带一路”也越来越深入各国的人心。乌法双峰会上的讨论,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亚投行的筹建一步一步做实,有利于我们分区域地将“一带一路”建设做得更加扎实。

融资合作,抵御可能的金融风险

对金砖国家来说,此次峰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推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的投入运转。

早在77日,金砖银行就赶在峰会前召开了首次理事会会议,并规划了未来5年发展战略。印度人卡马特担任首任行长,任期5年,之后将按照巴西、俄罗斯、南非、中国的顺序轮流产生。

金砖银行旨在促进五大新兴经济体间更密切的金融和开发合作,有利于降低西方对世界金融板块的控制份额。相比传统机构,金砖银行将更注重合作和伙伴关系。它不是“颠覆者”,而是“创新者”,是对国际上传统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及组织的补充。

目前,金砖国家框架下有建设光纤网络、共建航空公司和发展共同大学等项目,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若想真正实施起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金砖银行投入运转后,就能为这些项目进行融资,帮大伙儿筹钱搞发展。

此外,金砖银行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安排”的基金相当于给金砖国家装上了“安全气囊”,可以帮助金砖国家抵御可能遇到的金融风险。

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的落实,意味着一个类似亚投行的机制开始顺利运转起来,标志着金砖国家完成了从热门投资概念到政治合作象征、再到国际改革力量的蜕变。金砖国家、亚投行都开辟了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新通道,这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有益补充,也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秩序重组产生重大影响。

链接资料

“金砖”和“上合”峰会为何一起开?

乌法是“一带一路”重要城市,与北京时差3个小时,与莫斯科时差2个小时,对参加峰会的领导人来说比较便利。同时,乌法处在欧亚交界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地体现出俄罗斯“双头鹰”的特性,既向东看也向西看。而两场重要峰会赶在一起,也是因为俄罗斯今年正好是“上合”和“金砖”的轮值主席国,两个峰会一起办,可以节约开支。此外,还有一个更深远的原因,就是希望成员国们能够在“上合”和“金砖”这两个框架下共同谋求发展和合作。

也许大家会比较好奇,“上合”和“金砖”很不一样,“上合”是组织,比较侧重于安全,“金砖”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比较侧重于经济,他们坐下来谈能谈出些什么,怎么能够谈到一块去呢?其实“上合”和“金砖”之间还是有很多交集的,比如说成员,像中国、俄罗斯,既是“上合”的成员,同时也是“金砖”的成员,而印度现在是“金砖”成员,同时在“上合”组织中是观察国,并很快将会成为正式的成员。再看身份,不管是“金砖”还是“上合”,成员都是非西方国家,都是发展中经济体,这两个体系都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多边合作体系。再说话题,也有很多交集。比如在这次的乌法峰会上,“金砖”和“上合”都有针对二战胜利70周年发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