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集团是有着133年开采历史的国有煤炭企业。近年来,面对徐州本部资源枯竭、煤炭经济持续下行、历史负担沉重等特殊困难,集团党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加快推动转型转移,百年老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融入发展大局,筑牢“两转”思想基础
围绕转型转移、服务企业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打牢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企业才能跨越发展、持续发展。
一是以坚定信念凝聚职工。近年来,徐矿在省国资委的关心支持下,确立转型转移的发展思路,以转立命,突围西迁,构建了新疆、陕甘、贵州三个异地能源基地。集团党委坚持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职工,用“国有企业能搞好、资源枯竭矿区能转型”的信念激励职工,用“建设生态、富裕、平安、和谐的优强能化集团”的企业愿景凝聚职工,深入实施国企职工理论武装行动,凝聚思想共识,激励干事创业。特别是在当前煤炭经济持续下行、企业遭遇了十余年来最严峻困难的情况下,集团领导、政工部门负责人分片包保,到基层一线、区队班组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宣传煤炭经济走势、企业发展形势和当前重点任务,引导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谋划赶超,打造“两转”升级版,推动徐矿新跨越。
二是以理念变革服务创业。持续开展“新思想、新观念、新境界”教育,大力宣传新时期徐矿文化,宣传最美典型,重奖徐矿功臣,对煤炭产量、电力装机容量、扭亏增盈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和项目团队分别奖励100 -1000万元。通过政策推动、竞赛鼓动、典型带动,大力营造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十年再造了三个新徐矿,年煤炭产量4000万吨,外出创业人员增至1.6万余人,“敢为人先、创新求强、创造价值”成为干事创业的最强音。
三是以战略目标引领发展。根据企业内外形势变化,集团将“十二五”发展目标调整为“煤炭产量5000万吨/年,营业总收入5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以上,培养或招聘5名在不同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或拔尖人才”。通过主题宣讲、形势报告、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开展“5555”目标宣传,引导职工积极转观念、转路径、转方式,凝聚职工力量,服务改革发展。今年,先后实施公务用车、机关机构、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缓解经营困局渡过难关。
构筑“精神高地”,建设徐矿人共有精神家园
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不动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自觉行动和精神力量。
一是弘扬文明新风,提升道德素养。制定《徐矿集团职工道德规范》和《徐矿集团职工文明公约》,形成徐矿明确具体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建立实施具有徐矿特色的“三评选”、“四争创”文明创建体系,成立矿山黑小伙志愿者服务队,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徐矿退休工人周世顺11年义务护助孩子过马路获得“中国好人”称号。深入挖掘学得了、立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近两年来培养选树以重大典型为代表的各级劳模87人次,通过企业内部报刊、电视、网站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持续深化作风建设,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推行每天“8+2”、每周“5+1”工作制,率先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全部取消干部小食堂,切实当好带动企业发展强有力的火车头。
二是注重文化强企,增强内源动力。坚持基业长青、文化制胜的企业文化方略,制定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企业铸魂、育人、塑形,构建具有徐矿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定期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教育,征集优秀企业故事、优秀企业文化案例,举办形势任务报告会,开设“网上系列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使之成为集团上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化人文关怀,定期组织开展摄影、书法、文艺会演、红歌大赛和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企业与职工的“连心线”越连越扎实、越连越稳固。
三是推进工作创新,加速优势转化。遵循“服务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推动发展增动力”的指导原则,把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创业发展前沿,推进思想教育、舆论引导、阵地建设等方面理念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完善集团、矿厂、区队三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和绩效考评体系。精心设计调整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大力实施职工道德建设工程、岗位创建示范工程、主流舆论引领行动,每年评选表彰和推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各单位经营业绩和领导成员年度考核,不断将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致力矿工民生,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推动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多办惠民实事好事,提高职工的忠诚度和幸福感,打造职工向往的美好家园。
一是全力培植安全发展优势。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解决好人的问题十分关键。集团党委始终把安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创建,建立安全诚信评估考核体系。组织学习《徐矿集团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强力推行163个工种的《岗位操作流程卡》,常态化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课、每季一考”安全宣教活动,促进职工真学真用。精心策划“敬畏生命”大讨论、“我的安全我负责、我的事情我做好”等主题活动,编印《徐矿安全文化手册》,签订“夫妻安全公约”,组织安全亲情帮教,让职工在参与中深化认识、达成共识,并转化为安全生产的自觉行动,老矿区的安全状况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二是真诚服务职工成长成才。坚持把决策权交给集体、管理权交给制度、监督权交给职工,尊重职工权利,每年召开职代会审议重要事项,企务公开向区队、班组延伸,政治经济待遇向一线职工倾斜,从政治上凝聚员工。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实施学历、职称、技术等级“三条线”激励,评选徐矿优秀专家、首席工程师,从事业上吸引职工。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采取“委托培养”、“边工边读”、企校联合等方式,全方位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工技能振兴计划,加速知识转化,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全集团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到99.4%,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比例已占生产工人的60%以上,已有80%的职工实现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三是不断提升职工幸福体验。在经济下行的困难时期,挤出资金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多方争取省、市政府政策支持,累计投入20多亿元高标准实施了103万平方米的棚改工程,安置棚户区住户9000多户,解决1500多户青年职工的无房问题,徐矿城棚改项目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在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千方百计保证大多数普通职工不降薪、不减薪,坚持“降工资先降干部,涨工资先涨工人”,去年集团领导成员工资下降15%、处级干部下降10%、科级干部下降5%。同时,加大对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认真做好金秋助学、扶贫济困、节日走访,真正让弱势群体感受企业温暖,增强了企业亲和力、凝聚力。
(作者单位:徐矿集团党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