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把理论演出来”

淮安区建淮乡打造百姓理论说唱团
发布时间:2015-1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淮安市淮安区建淮乡党委    

建淮乡地处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市淮安区南大门,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作为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部门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市、县(区)农业生产先进典型,我们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摆在突出位置,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在上级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建淮乡积极打造“百姓理论说唱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基层宣传工作,成为理论大众化的一项创新,有效提升了基层宣传工作实效。

一、团结“草根艺人”,建立稳定的宣讲队伍

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将深奥的政策通俗化,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关键。建淮乡理论宣讲人员发现,在乡村活跃着这样一些人,他们能说会唱,周围的人愿意也喜欢听他们说唱。于是,请这些“民间人才”进行理论和政策宣讲,成为宣传部门的一个灵感。2010年建淮乡组建了“百姓理论说唱团”,并且做到“三个相对稳定”。一是组成人员相对稳定。按照“对宣传事业有热情、对身边群众有影响、对才艺表演有绝活”标准,物色人选、组建队伍。成员有老干部、老教师、乡土文艺人才等,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42岁,目前已发展到16人。二是活动安排相对稳定。每逢建党、国庆等重要节庆,党员冬训等重大活动,以及推动重点工作需要,都会安排说唱团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每月至少保证1 -2场。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回头看”期间,共计演出70余场,把党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为了稳定排练时间,说唱团每周五固定半天排练,团员们本来就喜欢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到了一起,你编剧本,我排小品,他说快板,忙得不亦乐乎。三是经费来源相对稳定。演出的道具、服装、音响等必要的设备全部由乡政府统一购置,并把没有固定收入的说唱团员,安排到诸如乡政府大院任保安、信访接待员、机关食堂炊事员等相应岗位,保证其基本收入。在党委政府给予说唱团经费补助的同时,还出台政策发动相关站所和村(居)委会对说唱团宣传活动给予支持配合,说唱团平时也通过参与商业演出赚取一定活动经费,区宣传文化部门还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说唱团适当的补助。

二、坚持主旋律,把握基层宣讲的正确导向

说唱团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围绕“为地方中心工作服务、为区域和谐稳定大局服务、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要求,紧扣时代脉搏,精心安排宣讲内容。一是突出理论引领。说唱团成员的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宣讲层次和效果。我们坚持让说唱团创作骨干成员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与班子成员同进步、同提高、同步调,并请区宣传文化部门经常性指导,不断提升宣讲水平,使说唱节目内容坚持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二是突出民生优先。为了让群众想听、爱听,听得进,演绎更多“适销对路”的作品,他们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宣讲内容之中,定期组织团里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群众“难点问题有哪些、热点问题有多少、民生问题在哪里”,并以手机、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基层群众点题。仅2014年就梳理出36个比较集中的基层民情要点,成为说唱团创作的丰厚素材。三是突出贴近群众。说唱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他们与广大群众没有身份差异、情感隔阂和认知差距,他们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去开展群众宣传工作,宣传身边熟悉人、身边日常事、周边新变化、心中大实话。今年7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激发全乡广大干群爱党、爱国、爱家和共圆“中国梦”的热情,他们精心编排了“多彩淮安幸福建淮舞动健康”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整台演出感染力深、吸引力大、说服力强,影响力广。

三、运用“乡土文化”,促进宣讲形式通俗易懂

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讲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重要方面。百姓说唱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一是坚持地方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将党的创新理论、“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新时期淮安精神、革命老区精神揉合在所编节目之中,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与小淮剧、花船、二人转、快板书、小戏、小品、歌舞说唱、表演唱等等地方文化形式结合起来,唱党的大政方针,演百姓生活小事,说地方风趣方言,让群众在欢歌笑语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知道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什么是“依法治国”、什么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等。二是坚持过程互动。坚持“带着群众乐,带着群众学”的互动形式,让群众参与其中。流动舞台上,一个节目刚结束,说唱团团长李顺来边打快板边说唱上了场:“群众路线真是好,是我们共产党的传家宝。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根除‘四风’是关键,一定要把病治好。大家说,好不好?”“好!”台下村民们大声回答。正是这些鲜活的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唱”到百姓心里,台上台下掌声不断。三是坚持节目质量。近年来,省市区多位领导莅临建淮乡调研指导百姓理论说唱团工作。为把百姓理论说唱团真正打造成理论大众化的典型品牌,建淮乡突出百姓这一主体,坚持说唱这一特色,努力在提高节目质量上下功夫,力求多出精品。每一个节目都多次修改、多次排演,每次演出都拿出“看家本领”、“拿手绝活”,确保节目个个精彩、演出场场成功。

四、放大“名人效应”,拓展百姓理论说唱团的作用

说唱团成员熟悉民风民俗,知晓民需民忧,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周边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建淮乡积极利用说唱团成员的“名人效应”,让他们身兼多职,在多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兼职学习管理员。乡理论学习服务站是说唱团成员的重要活动场所,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向全乡党员发送理论资料;建立了理论学习QQ服务群,按时上线共同探讨理论教育热点难点;建立了理论宣讲网站,定期更新讲稿和视频报告。二是兼职民情信息员。建淮乡定期召开说唱团座谈会,通过他们了解民情民意,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愿。三是兼职矛盾调解员。说唱团成员在群众中人缘好、口碑好,能说会道,群众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让他们出面,一般都能迎刃而解。今年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160多件,为全乡筑起一道安全和谐“防火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