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有着独特的“情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不止一次发表过对互联网的看法和意见,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网络提升到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高度。在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再一次向世界阐释了中国的“互联网观”。他所提出的中国网络安全新主张,既有现实考虑,又有战略考量,给未来中国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阐释】这一论述将网络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列于和国家信息化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但同时也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实体空间之后的“第二类生存空间”和“第五个作战领域”。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力量建设已成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由之路。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既要求发展,更要保安全。因此,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一定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由此,才能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2中国要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中国要抓住机遇,立足世界,推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中国真正由一个网络大国变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
【阐释】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当今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域名总量全球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大”并不意味着“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离网络强国目标仍有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数字鸿沟”、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使得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如何由“大”转“强”?总书记已提出对策: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这其中,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构建信息科技自主创新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中国话语权,打造网络疆域的保护体系,尤为当务之急。
3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强调
【阐释】互联网发展,既要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否则,互联网的发展越快,造成的危害可能就越大。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去年以来,我国针对网络安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步伐加快,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今年7月1日颁布的新《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7月6日,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形成治理国家网络空间的长效机制。
4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
——2013年11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阐释】总书记意识到,加快互联网发展,从内部的做法看,首先必须完善互联网领导体制,使之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互联网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曾是“九龙治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弊端,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新一届领导集体甫一上任,就将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提上日程。十八大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家,具备了“独立人格”;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去年初,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彰显出中央在完善互联网领导体制、保障网络安全方面的决心。随后,江西、北京、陕西等10余个省级的网信领导小组成立,并逐步向市级扩张,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安全监管和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正在形成。
5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
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任何人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强调
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美互联网论坛上讲话
【阐释】总书记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网络安全,从外部环境看,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在2014年7月16日巴西国会演讲和当年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他先后指出,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在9月份的“习奥会”中,中美双方取得的6项网络安全成果让全世界看到了国际网络安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