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汇学”:实现理论宣传教育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6-01-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中共启东市委宣传部    
 

今年,启东市在多年开展三级理论大宣讲的基础上,创办启吾大讲堂、启吾巡讲堂、启吾微课堂,通过“三堂汇学”的形式,使理论宣传教育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线上到线下的日常化、全覆盖,努力用科学、先进的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启吾大讲堂”邀请专家指点解惑

启东市委宣传部牵头创办“启吾大讲堂”,组织举办名家讲座,不断拓展广大党员干部视野。

创新机制,优选名家。组织发动,通过各单位各部门聘请市内外各行业的专家名嘴、特邀市外高层次理论学者教授等途径多方组建专家库。同时,联合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纪委等部门,遴选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本地专家、部门“一把手”、产业带头人作为客座讲师。目前,组建了100多人的专家库。今年已组织讲座32场。

菜单选课,增强实效。宣传部根据专家库整理汇编讲座菜单,征求各级意见,同时根据菜单挑选切合广大党员干部需要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罗雨泽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洪宓、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研究员孔祥林等来启讲学。

培育典型、扩大影响。启东采取集中“普及式”宣讲和日常“点菜式”辅导讲座相结合的办法,树推典型、扩大影响。启东宣讲员的优秀事迹在《南通日报》、《启东日报》专版刊登,启东市纪委被评为南通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市委党校高德群和市政协王平被评为南通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高德群的宣讲事迹被《群众》杂志刊登介绍。

“启吾巡讲堂”服务基层传授知识

面向基层镇村(社区)干部开办“启吾巡讲堂”培训活动,通过点单定学、巡回授课等方式,确保理论教育经常化、大众化,受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欢迎。

精心调研,抓点示范。针对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党校撤并所形成的基层干部教育“空档”,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调研小组,实地调研了5个乡镇、3个园区、2个街道,走访了100多名镇村干部,了解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现状。在全市发放调查问卷表600多份,征求基层镇村(社区)干部对基层干部培训活动意见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为“巡讲堂”培训走向制度化、正规化打好基础。精心选择园区和乡镇合并为一体的海工园(寅阳镇)作为试点单位,组织观摩,为“巡讲堂”培训活动面上铺开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认真组织,服务基层。为使培训的课程贴近基层实际,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委宣传部精心设置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民生、普法宣传、工作实务等六大板块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各乡镇、园区、街道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按需选择或预约选题、“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培训计划,精选课程,市委宣传部统筹安排教师上门授课。共聘请了38名专兼职教师,今年授课65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1650余人次。

强化管理,从严治党。市委宣传部编制《学员手册》,制订学员须知、日程安排等内容,严格培训制度,从学习要求、纪律约束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精心筛选培训对象,以村级支部书记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同时,挑选镇村干部中年龄在30周岁至40周岁的年轻人参与。自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学员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性强、出勤率高,极大地提升了广大镇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风貌。

“启吾微课堂”方便快捷人人参与

举办“启吾微课堂”,利用微信平台采取每周荐学、每月述学、每季考学、每年评学的形式组织开展学习。

组建微群,微信荐学。启东市委宣传部建立面向全市各单位的“启吾微课堂”微信学习交流群,每周推荐相关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启东发布”微信公众号的“启吾微课堂”栏目发布。各单位根据情况建立相应的“启吾微课堂”微信学习群,把学习内容发送到全市所有机关人员和村(社区)参学人员。确保理论教育经常化、大众化和全覆盖。

述学考学,互动学习。为加强课上课下的互动。各单位利用微信学习群,引导本单位参学人员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微课堂讨论,畅谈微体会、抒发微感悟。市委宣传部在启东日报等相关媒体开设微课堂园地,择优刊登参学人员的学习微成果。此外,市委宣传部通过微信学习交流群发送考试试题,各单位利用微信学习群推送考试链接,及时组织所有参学人员参加微信考学,确保全员参考。每人的考试试题从题库中随机产生,考生在提交试卷后,随即就能查到自己的测试成绩,市委宣传部每次在成绩前500名者中组织抽奖,受到机关干部的一致好评。

年度评学,扩大成效。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市委宣传部组织年度评学,根据各单位考试成绩、参考率、发表的微体会微感悟等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学员,并公布评学成绩,对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目前,“启吾微课堂”微信的点击量已达万次以上,首次参加考学的微信学员有2819人,1299人在考学中获得满分。通过微信群开展课程学习、会议通知、述学评学、竞赛抢答等活动,增进学习互动,及时传递课程信息,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大家都十分欢迎这种新颖方便、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