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年首访中东的战略考量

发布时间:2016-03-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一 默    
 

1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中东时间”。这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的第一次出访,也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对中东国家进行国事访问。

对于中国来说,习近平此次中东之行是进一步完善和夯实外交布局的关键一环。过去3年,习近平19次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勾勒出清晰的全球战略布局。从重要区域板块构成看,西亚北非地区迄今是习近平元首外交行程的一个空白点。政治上,中东是中国“大周边”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构成中国的重要战略依托,对于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有着独特意义。经济上,中东是中国最大的海外能源供应地,扩大向西开放战略的必由之地,“一带一路”的交汇处和关键节点。安全上,中东是国际反恐的“前线国家”,中国打击“三股势力”离不开中东国家的合作。因此,中国进一步增加对中东外交的投入,把元首外访行程空白点变成新的发力点,是顺理成章的事。

中东地区一直动荡不断,最近沙特和伊朗还闹出“断交”事件。在如此敏感时刻还如约出访,这里面无疑包含中国的重要考量。

首先,出于大国责任的考量。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也就是说,对这种地区乱象,中国需要发出声音,提供方案。

其次,出访中东,更是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中东地区的局势起伏不但牵动世界和平,更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西部边陲安稳休戚相关。“一带一路”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中东地区都是重要通道。

再次,2016年适逢中国开启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60周年。当前,中阿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节点上。113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重申致力于中东和平稳定的政治意愿,推动中阿关系迈向更高水平。趁此次出访机会“升级”双方的关系,对全方位布局中国外交大有裨益。

中东国家那么多,为什么选这三国?因为他们很重要!沙特、埃及和伊朗,是当前中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国家,在地区事务上均拥有相当话语权,对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以这三个国家为抓手,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中国对中东局势的成功斡旋,推进更广泛的合作。

第一,为下一阶段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定调。习近平此行虽驻足三国,但面向整个中东。“巩固传统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这是习近平主席中东之行的关键词组。通过进一步深入阐述中国对中东政策,介绍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和义利观,习近平描绘出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关系的蓝图。

第二,推进中国与中东国家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中国与中东国家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发展战略的对接对双方都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此次出访中东三国,共签署了52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彼此间的务实合作。

第三,妥善回应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整个中东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民族、宗教、教派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持续动荡给地区和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就在13日,沙特与伊朗断交,给此次访问带来了困难。不过,中国克服种种困难,如期访问沙特、伊朗,这本身就是对中东和平的支持。而且,通过访问,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东调解人,为推动中东和平发展事业增添了正能量。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