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6-03-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周 红    

 

当前,人们的需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不了人们多层次的需求,尊重人、关心人、注重个人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为我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指明的方向。

多年来,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带有浓重政治色彩。反思多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些普遍问题:一是在工作方法上,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人的能力与魅力;二是在工作认识上,对事件本身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人的关注,重事不重人,常常是就问题解决问题,而缺少对问题可能引发的人本问题的关注;三是在工作评估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由物质原因产生的思想问题,最终只能由物质本身来解决,忽视了引发问题的物质因素解决后,问题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仍然存在。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国家电网南京供电公司党总支改变原来思想政治工作那种“事后工作”的模式,变“事后”为“事前”,变“问题发生控制”为“问题预警控制”,变“单向灌输”为“双向沟通”,变“行为引导”为“心理疏导”,把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是: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把心理学元素引入到工作中,采用与职工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谈心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体现个体差异性,引导广大干部与职工换位思考,合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干部职工因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产生的思想问题和思想矛盾,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为了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公司做了大量调研,认为把心理学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是可行的。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有心理学知识运用的成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变化,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这个角度展开的。一是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征兆可见,从一些日常的情绪反应、言语、行为等细节去了解某个人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活动,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归类等来掌握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及时抓住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苗头,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二是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每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差异,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时机下的不同心理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定会事半功倍。三是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许多的矛盾中,思想和观念常常起主导作用,思想通了,问题就好解决了,摸透工作对象的心理,按照其心理需要办事,成功率必定提高。

要把心理学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必须要知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基本方法是什么,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好处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工作对象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等等。因此,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为了在全员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公司党总支购买了《管理要读心理学》、《心理保健专业人才培训教程》等书籍,鼓励管理者采取自学、专业辅导以及进修等方式系统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鼓励他们积极报考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证书。公司党总支还利用中心组学习、政工例会、党政联席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反复强调运用心理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要求所有管理者在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解释、学会换位思考,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实推进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到底应该怎么做?公司在线路和变电分公司进行了试点。2012年,公司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新生事物,一开始许多职工不以为然,一笑置之,来访的职工本来满腹心事,一看到“心理咨询”四个字,反而闭口不谈了,顾虑重重。为此,公司专门请来高级心理咨询专家,为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为一线员工量身定做咨询式一对一访谈活动。线路和变电分公司30多名员工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吐露心声,释放压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13年公司推出员工心理压力调查活动,邀请咨询公司的心理专家,通过一对一访谈、问卷调查、焦点座谈等方式对200余名一线员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出具全面系统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从员工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施之以正面的心理疏导,着重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达到了有效缓解员工精神压力,提振团队精神面貌的目的。

建立四级心理预警应急机制,通过“预测、预审、预防、预报”四级心理预警网络,及时、准确地把有效信息上传下达,使各级组织能迅速掌握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预测”即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预先推测生产经营、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预审”就是对出现的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苗头进行前置性审核。“预防”即通过沟通协调,对处在萌芽状态的不良事件进行疏导化解,避免矛盾扩大、激化。“预报”就是做到信息渠道的畅通。四级心理预警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心理科学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的实施步骤环环相扣、互为补充,成功地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个问题信息有收集、有分析、有解决途径的完整系统。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南京供电公司)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