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趁着闲暇特地把赵承凤将军所作《党委领导艺术80题》一书作了细阅,读后感慨良多,其中对领导干部在领导艺术中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印象尤其深刻。所谓主见,就是对客观事物有独立的正确见解,反映在工作上是果敢刚毅、坚忍不拔、勇于奉献的精神;表现在党委工作内部,就是既坚持党性原则又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党性和个性的统一。那么,主见从哪里来,怎样才能遇事有主见呢?书中指出,必须具备以下四点,即革命理论当“罗盘”,党性作为“定风丹”,调查研究是前提,历史经验为明鉴。
革命理论当“罗盘”。罗盘是一个比喻,原意是指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用革命理论当罗盘,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真理,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为自身指明方向,为获得主见打下坚实的根基。领导干部要想掌握理论罗盘,就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南,当前尤其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紧紧抓住“战略布局”这一总体定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抓紧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在这个大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探求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领导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就会举棋不定,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听听这一方的意见,感到有道理,再想想那一方的意见,觉着也不错,恍恍惚惚不知该不该办、怎么办才对。要改变这种状况,惟一的途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打牢理论根基。有了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还要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铭记心间,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若此,对于事物的认识就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以“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的态度去付出,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去奉献,通过对事物全面细致地观察,作出深刻的分析和准确无误的判断。本质抓住了,主见也就在其中了。
党性修养作“定风丹”。说的是有宝物护身,就能抵御自然和人为的侵害。领导干部的宝物,就是要有良好的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党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挺起腰杆,不被别人的观点所左右。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为什么要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党员意识淡化、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缺失、行为不端的问题。搞好“两学一做”,对提高领导干部的主见无疑是送来了“及时雨”。领导干部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事当前,本来知道如何去办,可一听下边的议论,主见就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追根究底,还是立足点太低了,如果把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兴党、在党护党,真正站在全党大局上去考虑问题,从党章党规这个角度去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遇事就不会委决不下。
无数事实说明,作任何一个决定,办任何一个事情,议论总是会有的,如果单听议论,左右为难、患得患失,不能从国家和大众的利益上去考虑,恐怕啥时也不能形成自己的主见。荀子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只有时刻以党性为“定风丹”,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领导干部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无私无畏,拿出自己的主见,作出正确的决策。
调查研究是前提。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指出,任何结论都不是出自于调查之前,而是之后。当领导的缺少主见,除前面所述之外,大多数是因为情况不明,犹如盲人摸象,心中无数。因而也就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分析利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调查研究犹如上楼的楼梯,缺少这个梯子,是根本上不去的。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个道理一般人都懂,领导干部更没有不懂的,但在现实中却未必是那么回事。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现代一点的通过上网和微信微博,就认为已经了解基层情况,在会议桌上纵横捭阖;也有的干部虽也下基层去走一走,但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到市、县或企事业单位开个座谈会,听听汇报,就以为掌握了行情,胸有成竹。这些人最终只能成为“三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桌子办事、拍屁股走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因此,调查研究要下真功夫,真正深入基层,到城乡最一般的家庭去看看走走,访贫问苦,与工人、农民群众交朋友,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作出科学判断,有的放矢地拿出自己的主见。
历史经验为明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兴衰更替、成败得失。历史总结出来的许多经验教训反映了规律性的东西,认真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参照物”,增强分析能力,形成自己的主见,颇有益处。毛泽东同志就十分注意这个问题,如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反对“流寇”主义,就是汲取了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由于缺少稳固的阵地而惨遭失败的教训。在解放战争临近胜利时,针对国外和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划江而治的思想,毛泽东主席明确提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新常态下出现的问题很多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单凭自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那点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向古人学习,向历史要经验。在推陈出新中找到那些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特别是碰到十分棘手的难题,处于十字路口的时候,便可从历史老人的指点中,拨开迷津,拿出正确的主见,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作者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