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方有作为。人生中的“幸”与“不幸”其实没有一定。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的。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的熬,犹如石上磨刀,越磨越锋利。“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
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觉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冷落车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陈景润破解歌德巴赫猜想,屈居于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
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
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所以,倪萍写的《姥姥语录》中有一句话说:“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