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智慧,高级工程师。曾在盐城市城乡建设局图审中心工作,2008年主动选择竞聘为市政设施管理处下水道班班长,从此成为一名将“下水道、苦脏累,80后、女青年”完美融于一身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先进事迹感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最美青年人物、全国最美青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并于2015年7月当选为全国青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过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关键时期的一个选择,或许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李智慧,因为8年前的一个选择,而开启了一段别样人生,也为自己开启了一个更丰富多彩的无限可能。
一
在常人眼中,“苦、脏、累”就是下水道班工作的代名词——整天与恶臭污水打交道,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有一个人却硬是主动选择了干这一行。
2008年,盐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公开招聘,原在市城乡建设局图审中心工作的李智慧,通过竞聘成为下水道班班长。那年,她26岁。家里有房、有车,也有了孩子,生活幸福美满。且之前的工作体面、安逸——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看图纸,不用加班、极有规律,“很养人的”。
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要来疏通下水道?很多人都不能相信。领导同事诧异,父母公婆反对,唯有丈夫一个人支持。
其实,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趁着还年轻,到基层锻炼一下,真真切切地做点实事。之所以选择下水道班,是因为她在盐城一直都是一个优秀集体,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班组。恰逢老班长退休,深受其先进事迹感染的李智慧就想去试试,为城建工作做点事情的同时也锻炼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尽管自认为经过了深思熟虑、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下水道班之后,那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繁重的压力还是给李智慧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当时的下水道班只有28个人,要负责市区主要道路170公里的排水主管和40公里的雨水支管以及90公里的后街巷道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以及防汛等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且,疏通下水道工作比较特殊,一般都是应急处理管道堵塞、溢流等突发事件,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钻进雨水检查井几十次,拖着十几斤重的锛、竹篾子走几公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老城区比较窄的后街巷道,机械车辆进不了,只能靠人工清掏、疏通,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由于以前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刚开始跟着工人走一天都累得不行,暴雨后去现场在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体力严重不支。加上年轻,没有一线经验,技能不如工友,难以“服众”,心里也没有底气,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如今回想起来,李智慧说当时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段日子,她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扑到床上倒头就睡,重压之下心里也曾动摇过。幸好还有丈夫的理解和鼓励,婆婆也在转变看法接受她做这份工作之后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年轻人不服输的那股劲让李智慧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下去,并且还要做好。
二
如何做好?首先是摆正心态,虚心向班里的老大姐们学习,有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熟悉业务流程。很快,李智慧就成为班里什么都能干的业务能手,市中心城区各条主次干道的下水道走向、管道的结构、哪里容易出问题都了然于心。
能吃苦,是做好下水道班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领导、同事、社区居民等对李智慧共同的评价。每逢下大雨、暴雨,别人都朝屋里跑,李智慧却带着班组往外跑,走街串巷检查道路积水情况,一旦发现管网堵塞,就冒雨抢修。2014年夏天,盐城市后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一阵猛雨积成汪洋,水位足有60公分,水面全是生活垃圾,而且那里还连着化粪池。为了抽水,李智慧和大家一起抬水泵、拖水管,找不到下水道的窨井盖就用手在水里一点点摸,在臭水塘里泡了整整12个小时,腿被蚊虫叮得红肿了好多天。
同时,李智慧也深知,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像往常那样只是埋头苦干、不进行管理创新,不但工作效率低,人也累垮了。为此,她通过刻苦钻研成为排水方面的专家,并对下水道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创新。比如把工作做在前头,天气好的时候特别是汛期到来之前,对所有的地下管道进行一遍拉网式的清掏疏通,这样再下大雨,大家坐在工程车上巡查就行,不再像以前那样繁忙。此外,还创造了“下水道检修一线工作模式”,确保第一时间响应诉求、第一个到达险情地段、第一时间快速组织检修等。
工作更专业之外,李智慧也同样重视管理。“管理主要还是靠制度,不是说你天天陪着大家才好。”李智慧认为下水道工作照样需要高学历人才,因为具体的活谁都能干,但管理就不一样了。作为班长,你要掌握管理方法,能安排好日常工作,能解决疑难问题,能让整个班组凝聚起来,这样才能把这个班给带好。此外,下水道班女性居多,大家既要工作又要顾家,难免冲突。她就非常注重人性化管理,换位思考。比如谁家有事就可以早走,只要安排好工作就成。生活方面多帮助组员,尽可能地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感到集体的温暖,工作起来更加干劲十足。
一系列创新,让下水道班工作更有计划性了,应急能力更强了,业务流程更规范了,大家的压力也减轻了。
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智慧还情系社区,热心为民解难。自2008年开始,下水道班先后与8个社区结对共建,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义务帮助他们疏通下水管道。
朝阳新村是盐城市有名的地势低洼区,也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地下管线陈旧、老化严重,排水排污能力特别差。到了汛期,连着下2天雨,小区就全淹了。路面的积水最深处能没过人的膝盖,一楼居民家里淹得更厉害,盆啊桶啊都能漂起来。虽然不属于自己的服务范围,但李智慧还是主动请缨揽下了该小区下水道的义务清掏工作。
她坦言,刚开始做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第一老小区管道比较小,第二就是长期积累下来,下水道里特别脏,要进行一次拉网式的疏通真的不容易。而且,班组本身的工作任务也很多,只能利用节假日、周末的时间去,所以第一年的工作量特别大。一遍、两遍、三遍……经过反复清掏整修,第二年夏天起,小区居民终于告别了“雨中看海”的日子。此后,每到下雨天,她都会派人去小区巡查,保证积水能很快排出。平时,若社区或居民家里有管道堵塞等相关事情,一个电话,就带人赶到那里,随叫随到,被形容为“社区的110”。
虽然苦、累,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和为他们解决难题之后的成就感,让李智慧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也让她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一方面,“没干这个工作前,我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一面,这份工作让我挑战了自我,也认识了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每次去清掏下水道时看到社区居民的淳朴和热情——夏天送西瓜冬天端热茶、甚至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就由衷感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我们只是多花点精力、多花点时间,给了群众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麻烦,赢得了他们如此的信任,这难道不值得吗?如果坐在办公室,是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重新选择,她还是愿意到下水道班的原因。“城市排水管网的畅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老百姓需要我,需要我来为他们的生活努力。即使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四
在为社区清掏下水道的过程中,李智慧发现很多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有的甚至五六口人挤在一间小小的民房里。看到之后觉得心很痛,就想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在与领导沟通后,李智慧带领下水道班与社区一道对8户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前都带上米油等物品去慰问。
朝阳社区重残障老人田作霞,下肢瘫痪,行动不便,且独自一人居住。李智慧将其作为第一个结对帮扶对象,每周六带人上门,义务帮她洗澡梳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添置生活用品,如同对待亲人一样。老人牙齿不好,就给她烧些肉圆鱼圆等软一点的食物;老人常常足不出户,就定期把她推出来晒晒太阳,并买来花草给家里增添生机;老人坐在轮椅上鞋子容易磨破,就跑了好多地方请人帮忙定做一双结实的厚底鞋……时间长了,老人对李智慧无比信任甚至产生了依赖心理,哪怕节假日里有事也直接打电话给她,反而不找自己的家人了。这一帮,就是7年。因为李智慧觉得,举手之劳就足以给被帮助的人带来快乐和光明。“每次去能看到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乐呵呵的,瞅着你笑。”
面对赞赏,李智慧表示,其实这个很正常,换作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当你没看到的时候你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如此困难的人,但当你接触到以后,你就会觉得不忍心不帮助他们。”也许,这就是先贤所言的“不忍人之心”吧!
在爱心妈妈的耳濡目染下,李智慧的儿子也特别善良、懂事。妈妈给白血病儿童捐款,他也要跟着捐;妈妈偶尔给他买了好吃的,他就想“这个蛋糕软,给田奶奶留着吧”……李智慧的教育理念也是这样的:做人首先要心地善良,然后才能做其他事情。学习等方面可以后天培养,但心地善良是很难培养的。正如她自己所身体力行的:不管做什么,心态很重要,人品很重要,善良最重要。人品好了,做什么都不会太差。
如今,作为全国青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李智慧肩上又多了份责任。其中最基础的就是传帮带,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继续发扬下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她同时也告诉青年人:“基层很需要年轻人,年轻人也需要到基层多磨练。先开始吃点苦,经过一定的磨砺以后,你才能有资本、有能力、有底气去做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正如李智慧自己,在做了8年下水道班的工作之后,她觉得以后不管什么工作都有信心做好。最难最苦的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当初,许多人质疑李智慧在下水道班这个苦脏累的岗位上能不能坚持下去,如今她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她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只要你踏踏实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将她做好了,就是“最体面的工作”。
记者手记:采访过李智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什么样的人生才无悔?李智慧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创造、奉献,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和温暖。李智慧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她所做的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你我只要愿意,也都是能做到的;李智慧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因为她的那份勇气、那种精神,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的。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