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群众工作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如弈棋,视群众为对手,见招拆招;第二重境界如唱和,待群众如朋友,一唱一和;第三种境界如合奏,与群众聚为乐团,共谱华章。现实中,许多基层干部处于第一重或者第二重境界,达到第三重境界的并不多。而在丰县梁寨镇,干部走进群众心坎里,群众跟着干部一起共建家园,已步入群众工作的“第三重境界”。
深入到群众中去,实现干部群众零距离。2013年2月上任的梁寨镇党委书记王磊每天吃过晚饭,总爱上街溜达。他常在与群众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聊中,找到基层工作的思路和突破口,许多热点、敏感问题得以顺利妥善解决。受此启发,梁寨镇着力畅通机关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在每家每户门口张贴全镇机关干部的通讯录,公开机关干部电话号码,并且要求干部手机24小时不关机,保证群众有事时随叫随到。
开展机关干部包挂服务,加深与群众的感情。148名镇干部每人包挂110户左右,实现全镇15317户全覆盖。机关干部在包挂服务中要做好几件事。第一,为每位村民发放“便民连心卡”。卡正面印有干部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和联系点,背面印有集体承诺。群众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求助。第二,走访中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记录走访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面临困难及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第三,走访结束后及时梳理,统一登记,逐一解决。第四,登录镇民情信息动态管理服务系统,建立所联系村民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上传工作心得、调研报告等。除了干部走访,梁寨镇还开通流动便民“服务车”,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捷式服务,使群众办事由“跑政府”变成“政府跑”。 一张民情连心卡、一台便民流动服务车、一本民情日记、一个网络平台,就构成了“四个一”工作法。在走村串户中,干部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
做好群众工作,在细微处见功夫。镇党委要求,男性干部去百姓家探访一律不许穿名牌、开车、拿茶杯,女性干部则一律不许穿金戴银。哪家有红白喜事,分管的干部都会过问,需要帮忙时还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村民生病住院,包挂干部也会去医院看望,如果缺医疗费还会自己拿钱帮村民垫上。谁家孩子考上大学,父母都会得到3000元奖励,这笔钱由镇党委政府协调爱心人士资助。每年大年初一,镇领导都会到双方有矛盾的村民家中拜年,利用当地特殊风俗促成两家握手言和。春节期间,他们形成了一个惯例,邀请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到镇政府来坐坐,一方面,通报镇党委政府一年来的工作,另一方面向在外打工的村民做出集体承诺,让他们安心工作,不管是自己还是在家的父母,若有事不必急忙赶回来,可打个电话找政府帮忙代办。在梁寨,诸如此类的细节关怀不胜枚举。
干部把老百姓当亲戚,老百姓就把干部当亲人。这句话在梁寨得到了真切的验证。优良的党风政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汇聚起干群齐心的强大能量。近年来,梁寨镇没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事件,一些不良社会习俗在逐渐消失。在梁寨渊子湖北岸有一片占地300亩的特殊的树林——“百姓林”,这里的每棵树都是老百姓主动捐赠的。镇机关干部到湖边栽树种花,老百姓自发地跟着一起干,不要政府一分钱。一位村民感慨:“感情都是相互的。镇里对咱老百姓那么好,镇里有事,咱理应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