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 光大“中华魂”

发布时间:2016-09-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赵清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为传承和开创“中华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要紧扣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三年多来,总书记带头在国内外各种场合抒发“中国梦”的情怀,阐释“中国梦”的内涵,宣示“中国梦”的真谛,用自己对“中国梦”的坚定信仰与历史担当,为“中华魂”的矗起与光大,激活和传递了正能量。

一、“中国道路”前程似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何为“中国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中国梦”能使“中国道路”前程似锦?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告诉我们,“中国梦”完全能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

“中国梦”是“中国道路”的道路指向。习近平指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提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一次次铿锵有力的号召,给全党全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和鼓舞,让人民看到了坚持走“中国道路”、奔向“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二、“中国精神”历久弥新

何为“中国精神”?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为什么说“中国梦”能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习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阐述告诉我们,“中国梦”完全能让“中国精神”历久弥新,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

“中国梦”是“中国精神”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20145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发表纪念“五四运动”讲话时又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三、“中国力量”愈益壮大

何为“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提出:“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为什么说“中国梦”能壮大“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是“中国力量”的力量象征。习近平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提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习总书记上述讲话精神告诉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全体中华儿女都要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古训,自觉修炼“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内力,外化并聚合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中国力量”。

四、“中国意识”空前增强

何为“中国意识”?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华民族各党派团体和海内外全体华人共同认同的“共同意识”,即“中国意识”。

为什么说“中国梦”能增强“中国意识”?“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每个中华儿女只有把个人的人生梦想(即“意识”)融入“中国梦”(即“中国意识”)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个人梦想。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梦”完全能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意识”,集成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意识”。

“中国梦”是“中国意识”的“意识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相信,广大香港同胞对此也是念兹在兹的。我也相信,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成为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习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告诉我们:“中国梦”这一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使命的“观念的集合”,是“中国意识”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通俗的表达。什么叫意识形态?人民群众“观念的集合”即构成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梦”这一表达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和“观念的集合”,完全能成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坐标”。

五、“中国价值”深入人心

何为“中国价值”?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使得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基本遵循,而且提出了“中国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北京大学发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话时,习总书记强调:“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为什么说“中国梦”能让“中国价值”深入人心?关于“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在2014年发表新年贺词时作了诠释:“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给予了阐明:“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并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学习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二者在内涵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梦”完全可以直接鲜明和表达“中国价值”。

“中国梦”是“中国价值”的价值标识。20143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向世界阐释了“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他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后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又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讲话精神,道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激励着全体中国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矗起了以“中国梦”为共同价值追求的价值标识。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国防教育处副处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