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发布时间:2016-11-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毛泽东:8首诗词写一生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0周年。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值得人们永世敬仰。他一生几经沉浮,有几个转折点尤为重要,这些也反映在他不同时期的诗词中。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写于1910年秋,是毛泽东17岁外出求学时在父亲账本上题的诗。在第一次走出家乡这一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他在不经意间与父亲做了一次诗人方式的告别。

 

 1925年秋,而立之年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回忆起19111923年长沙求学的种种,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等,几经风雨,无尽感慨,也就有了《沁园春·长沙》这首大气词作。

 

 

 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七律·长征》写于193410月,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2月的长征途中,全词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毛泽东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19362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沁园春·雪》这一首豪放之词。不仅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心,更抒发了治理祖国大好河山、建立真正人民民主的壮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19494月,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气概,它既是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凯歌,又是继续进击穷寇的号角,同时也宣布了一个伟大、崭新时代的到来。

 

 

 

 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12月,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诉衷情》这首词写于1975年,据传是写给周恩来等人看的。当时,毛泽东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躺在病床。他感到来日不多,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终身为民的事业心,写下这首苍凉而又豁达的千古绝唱,寄托了他莫大的牵挂和希望。

(李鼎整理)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