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体现的核心态度。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可以从党的“四个面对”破题。
面对自己——党要管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首先就是在回答怎么“面对自己”的问题。
面对群众——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更谈不上生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好党的群众观,党员前行就有“根”;践行不好,就会发飘、摔倒。
面对法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面对时代——前面的三个“面对”,归根结底,都不能脱离“时代”二字。时代的丰富变化,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四个全面中的哪件事情要做好,都得解决好面对时代新变化、新任务、新挑战这个难题。
带着这“四个面对”去看六中全会公报,就能理解得更透彻。从这“四个面对”能看出六中全会精神的四个鲜明特征。
特征之一:确立核心。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特征之二:问题导向。六中全会制定准则、修订条例,体现了问题导向,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历史告诉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走上正轨,才能从制度上避免政治错误的发生;党内监督坚强有力,监督执行雷厉风行,才能确保风清气正,党风整肃不涣散。
特征之三:制度建设。从严治党已经推进了多年,“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提出了两年。六中全会在此基础上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凸显了制度建设的含量,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纵观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制度建设一以贯之,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方面。
特征之四:继往开来。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执政67年,领导改革开放38年。这个时间的刻度还在稳步前进。改革、发展、构建法治、从严治党,都需要不断继承之前的探索,不断开创新的前行局面。六中全会形成的两个文件,就特别体现了这种继往开来的历史观和现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