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如何立足行业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抓实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淮沭新河管理处立足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提炼了“情+力”党建工作法,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效果。工作法实施以来,先后创建了三家省级文明单位、七家市级文明单位、四家县级文明单位,全处文明单位创建花开满园。“情+力”工作法促进了先进典型的产生,赵登军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徐敏获得省水利厅“在党为党、在岗有为”演讲比赛第一名,张文珍获得省总工会、省水利厅、省人社厅联合主办的全省水利系统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一等奖。
“情+力”工作法的产生背景
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作为江苏省水利厅直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着8大水利枢纽32座大中型水利工程,承担着分淮入沂、引沂济淮、淮水北调、江水北调等防汛防旱、安全供水、航运发电等重要任务。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处属16个管理所有着不可复制的个性特点,可以用五个字来表达:偏远散闭差。16个管理所中,最东所与最西所相距220公里,最南所与最北所相距180公里,有的地处两县交界偏远农村处,有的地处县乡交界空旷处,有的地处河道尾角处,从管理处赴16个管理所单程距离1035公里,比到北京还远。大部分管理所十几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公交站台,乘不上公共交通,找不到商场超市,买不到消费商品,看不到城市风景,听不到城市声音。尤其是位于黄海边的海口闸管理所处境更是艰难,新分配的大学生对蔚蓝大海的美丽憧憬没有几天,活泼可爱的大学生成了“呆滞死板的水闸守门人”,365天重复做一件事,缺少自信、缺乏活力。他们的生活无法融入城市,他们的思想在封闭,思路在短路。由于盐碱严重,几十年来一直靠购买桶装水来做饭,上卫生间洗一下手,手面就变白了(盐碱),周围化工园区刺鼻的气味,24小时侵袭着,男孩不想在这里,怕在这里娶不到老婆;女孩不想在这里,担心在这里找不到老公;结婚了不想在这里,怕在这里生不了小孩。焦虑、埋怨、呐喊……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路远,我们无力将大闸搬进城;空气差,我们无力搬走化工区;无公交,我们无力开公交公司;管理所偏僻,我们无力将城市搬进闸边;想家,我们又不能丢弃工程。
面对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偏远散闭差”的处情所情,如何凝心聚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留住基层职工的心,让他们快乐工作、安心工作?如何确保近千台套水轮发电机组、抽水机泵、启闭机、开关柜等重要设备安全运行?
“偏远散闭差”引发的诸多问题时时刻刻挑战着党组织的责任,考验着党组织的智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要挺起来,共产党员要站出来,先锋堡垒作用要发挥出来。“信念战胜一切,情意感化一切”。最终,处党委、党支部、党员不约而同将突破口聚焦到“情”字上,只有“情”字才能改变,只有“情”字才能变对抗为包容,变抵触为理解。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周密商讨,处党委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科学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号召14个基层党支部和165名党员,在“情”字上下功夫、树榜样,积极面对基层职工的焦虑、负面情绪和不满呐喊,创新提出“情+力”工作法。围绕依情聚力、以情给力、靠情发力等工作思路,以情力交织为特色抓手,引领全处300余名干部职工自觉、自愿、自发地用情用力用心融入投身水利事业的建设之中。
“情+力”工作法的内涵举措
“情+力”工作法的内涵是亲情+向心力、温情+吸引力、恒情+提升力、激情+扩张力、盛情+调蓄力这“五情五力”。
在“亲情+向心力”中,紧紧围绕职工子女就业、职工子女教育、职工子女座谈会、职工体检、职工住房补贴、职工大病救助、职工独生子女医疗补助等十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用亲情创造温馨环境,用关爱激发工作热情,用亲情凝聚发展动力,在新愿景下,同力营造出“亲情淮沭,博爱家园”的情感向心力。
在“温情+吸引力”中,围绕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健身、职工菜园、职工茶吧、职工饮用水、职工食堂、职工办公、职工宿舍、职工八个必慰问等十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新要求下,着力酿造出“互助淮沭,温馨家园”的内在吸引力。
在“恒情+提升力”中,围绕职工教育、职工培训、职工奖励、职工荣誉、职工讲堂、职工书画展、职工摄影展、职工歌咏会、职工文艺汇演等方面开展活动,用情用心,持恒润物,孜孜不倦,在新常态下,全力打造出“水韵淮沭,人文家园”的文化提升力。
在“激情+扩张力”中,通过开展百名职工亮点观摩、百名家属看水利、百名党员进社区、“三八”节活动、“五四”青年素质拓展活动、“七一”纪念活动、“八一”建军活动、迎中秋庆国庆活动、淮沭职工大舞台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开创新格局,惠及职工,融于生活,在新模块下,奋力创造出“品牌淮沭,活力家园”的特色牵引力。
在“盛情+调蓄力”中,围绕职工福利、职工创收、职工绩效工资、职工退休社会化延伸服务、评选十佳最美淮沭人、职工创新、职工发明等方面开展活动,播撒笑容、服务地方,分享成果,在新理念下,倾力织造出“和谐淮沭,奉献家园”的行动调蓄力。
“情+力”工作法的品牌效应
为了让“情+力”工作法深入职工心中,我们设计了“情+力”工作法的标识,突出表现了淮沭新河管理处的行业特征,融入了“情+力”的内涵。圆形图案中蓝色、绿色为天地相连,白色为动感的交叉流淌的河流,体现了单位的行业特征,同时也为“力”字的延伸;下部蓝色的动感线条取自于淮沭新河的标识底部,寓意单位所托起的责任。上下整体为大写的“Q”造型,是“情”。目前,正在着手品牌注册。
“情+力”党建工作法推开之后,我们努力用党建工作指导全处各项工作,服务于主业,服务于党员、服务于广大职工,被省水利厅评为一等奖,被省级机关工委评为全省二等奖,省水利厅系统范围内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家。
将“情+力”工作法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次生出“情+力”水闸7S工作法,积极服务于主业工作,“情+力”水闸7S工作法被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纳入成人教育基地专用教材,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先生的充分肯定,并通过e平台向全国推广。
将“情+力”工作法与工会工作相连接,次生出“情+力”工会工作法,解决职工困难,维护职工权益,“情+力”工会工作法荣获全国总工会农林水工会、中国水科院、中国水利报社表彰,并在《农林水利工运》杂志上推广。
将“情+力”工作法与人才培育相连接,次生出“情+力”人才培育法,引导职工成才,引导职工做人,“情+力”人才教育培训法荣获水利部教育协会表彰,并在《中国水利教育与人才》杂志上推广。
今年上半年,我处将“情+力”工作法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连接,次生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力”工作法,引领全处党员自觉、自愿、自发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投身水利事业的点滴之中,获得水利部的充分肯定,省水利厅将我们的做法作为全省水利系统的样本进行推广。
近年来,我们依靠“情+力”工作法解决了单位很多的发展难题,促进了全处各项工作的开展。依靠“情+力”工作法几百名职工拧成一股绳,党委、党支部、党员发挥了很好的模范示范作用。现如今,100项工作,300人同心,365天无私忠诚的奋进和风清气正、勤劳奉献已在我处蔚然成风,全处上下正豪迈地走在建设“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淮沭幸福之家征途上。
“情+力”工作法也赢得了广泛好评,先后获得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全省水利系统和全国水利同行们多次来学习交流,使工作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作者系省淮沭新河管理处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