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数字阅读勃然兴起,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用阅读筑牢国家文化根基,用阅读造就民族心灵高地,用阅读提升人民精神气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许洪祥。
记者:当前,人们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电子阅读逐渐替代了纸质阅读,可移动、便携式的移动阅读介质逐渐替代了纸质书籍,您认为此时提出全民阅读,意义何在?
许洪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必须从全民阅读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李克强总理说过:“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阅读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助于涤荡社会上的浮躁之气、焦虑之气和急躁情绪,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碎片化阅读消耗了人们大量的阅读精力,“一搜即得”的求知态度,更助长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浮躁之气。这样容易使人看到一点皮毛就以为掌握了精髓,对一些常识常理性的东西时常搞不清楚,丧失判断力和辨别力,长此以往,心为物役,精神空虚,后果将很严重。当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书香时,当爱读书、读好书成为大多数人们的志趣时,这样的社会和这样的人们必定是健康而富足的。
记者:促进全民阅读,重在全民参与,贵在全民共享。请您谈谈江苏是如何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许洪祥:自2014年始,倡导“全民阅读”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更是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江苏省人大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此,我国有了首个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2016年4月18日,江苏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全民阅读促进会。自成立以来,按照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在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全省各地的全民阅读工作向前发展。
首先,完善组织制度建设。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在实际行动上积极推动。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依法成立了全民阅读促进会。2016年12月29日,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成立,这是全省最后成立的一家市级全民阅读促进会。淮安涟水县、宿迁泗阳县等都成立了县级全民阅读促进会,一张覆盖全省的全民阅读组织网络初步形成。在抓组织架构工作方面,我省全民阅读推进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其次,组织全民阅读活动。省全民阅读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在深入全省各地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了多次具有广泛影响的全民阅读活动。第六届江苏书展期间,会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全民阅读办在扬州联合举办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社会阅读组织经验分享会。其他高水准的阅读推广活动纷纷在各地举办,获得一致好评。
第三,培育和扶持典型。当前,全民阅读正面临极好的机遇,在引领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各市推进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无锡香山书屋有义工1000余名,全年开展读书活动1000多场、接待读者6万多人次;南京市领读者联盟、徐州彭城书院等一批典型,大胆创新阅读推广方法,形成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与经验。香山书屋为鼓励大家读书交流,提出“拿走一本书换一本书”,这个活动自开展以来,书屋里的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对这些典型,我们给予扶持,对好的做法,我们给予总结和推广,对他们倡导全民阅读的精神,我们必须进行宣传和弘扬。
记者:传承文明,圆梦中国,绝对不能忽视全民阅读在提升全民族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你觉得哪些举措能够帮助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
许洪祥: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
立足便民建设阵地,为“多读书”创造便利条件。在全民阅读推进过程中,应当在阅读资源方面注重开放和共享,在场馆建设方面注重共建和双赢,在运营模式层面注重公益和互动,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家等设置读书场所,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等文化阵地的作用,鼓励引导人们走进书的海洋,培养阅读兴趣,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人们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品尝文化大餐。
谋划惠民分级指导,为“读好书”提供精准支持。为做好全民阅读领读者培训,更好地支持全民阅读工作向好发展,一方面,建立专家库,精心挑选50—60名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成就的全国知名专家,分期分批聘用,指导全民阅读工作。另一方面,为读者精心选好推广的书。坚持分级阅读理念,根据不同的读者推荐不同的书。针对少年儿童,推荐神话故事、成语、童话和百科知识等方面的书籍;针对青年人,推荐励志成才方面的书籍;针对老年人,推荐健康养生等方面的书籍;针对党政干部,推荐哲学、法治等方面的书籍。
成风化民多元互动,为“好读书”赢得战略先机。利用好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和能量,把政府与社会两个方面积极性统筹起来,创新全民阅读工作模式,更有效地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发挥好促进会的导向引领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平台集聚作用、服务带动作用。
记者:推动全民阅读是关乎全民素质和“赢在明天”的最具基础性、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促进会有什么计划?
许洪祥: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促进会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抓住方便群众这个关键,为老百姓提供就在身边的阅读环境和服务。其次,抓住提高公民素质这个根本,向不同的读者群推荐不同的书目。第三,抓住阅读的正确引领这个核心,认真选择和培训好辅导人、引路人、领读者和推广人。第四,抓住各类阅读组织、阅读推广机构这个重点,很好地梳理、正确地引导,推动阅读工作健康发展。第五,成立全民阅读基金会,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第六,加强促进会自身形象建设,做精形象设计,便于推广。第七,抓住队伍建设这个龙头,把广大会员和各类社会阅读组织紧紧团结在促进会周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摆正位置、做好工作,多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工作,为全省全民阅读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