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根本宗旨,阐明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新发展理念确立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尤为关键。
一、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从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宗旨中延伸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与精神特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员和党的干部,都要经常思考和解决好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决不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而应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希望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各级党的组织和政府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工作重心,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习近平要求全党:“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要做好这份答卷,就要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工作重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人民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享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稳定的工作,获得更满意的收入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优美的环境。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实现的期限越来越近,人民对它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检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效,关键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关键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是否在改革开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内涵,始终把共享发展放在治国理政的关键位置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发展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有利于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障碍,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效率优先的同时,未能解决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均衡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患和民众不满情绪积聚的燃点。“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内涵,对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把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全面深化改革,克服影响社会公正与全民共享的弊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合理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幸福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系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