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4日,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访问中国,首次就香港前途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这位“铁娘子”碰到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被毛泽东封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
邓小平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回旋余地。他还特别提醒道:“我们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到1997年还收不回香港,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小平同志向“铁娘子”着重强调:“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问题,即如果有人不愿合作,在香港制造混乱,中国政府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铁娘子”虽“铁”,但在香港归还中国的问题上,不得不按小平同志的主张办。会谈结束后,“铁娘子”落寞地走出大门,跌倒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石阶上。当时,“撒切尔夫人摔了一跤”成了国内外街谈巷议的话题。
在耗时两年、多达22个回合的谈判过程中,英方多次企图修改协议文件中的内容,如把香港的“高度自治”改为“完全自治”和“最大限度的自治”,要求英国人员可以在未来特区政府中“担任文职中最高职位”等。这些招数都被邓小平识破,并一一批驳。邓小平指示:“在主权问题上一分一毫也不能让,更不要说是一寸。”而后英方又对中央在港驻军问题百般阻挠。在一次有中外记者在场的谈话中,邓小平拍案而起:“为什么英国可以在香港驻军,香港回归后中国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驻军是主权的象征!如果这点权力都没有,还讲什么恢复行使主权?”英国的态度不得不软化下来。
在邓小平的关心下,中央确定了解决香港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收回香港以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最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根据小平的指示在基本法中规定了特区应采用“行政主导”而不是“立法主导”的政治体制,同时确定了按照循序渐进和均衡参与的原则,逐步发展民主。在基本法四年零八个月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还多次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对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并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王明生点评:“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中英两国以此为指引,通过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实现了香港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