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开启全民刷脸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7-11-2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近日,刷脸新闻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北京师范大学全部宿舍楼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杭州一家肯德基餐厅可以刷脸支付了,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9月12日,2017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在南京举办。会上,旷视、印奇等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纷纷展示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最新进展。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爆发?

在前些年,人脸识别技术似乎还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标配”技术,然而近两年来,这一技术的商用化进程令人吃惊,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成功应用。

苹果开启“刷脸”解锁。9月13日,苹果在新总部乔布斯剧院举行了2017苹果秋季发布会。发布会唯一的看点就是“刷脸”技术。据悉,iPhone X革命性地取消了Touch ID指纹Home键,轻触即可点亮屏幕,点击侧边按键可启动Siri,采用面部解锁技术替代Touch ID,该功能被命名为“Face ID”。面部识别的所有感应器都在机身前面一块小小的“留海”里,该区域集成了8个组件,能够瞬间通过3万个点来感知用户面部特征,瞬间识别用户。

多家银行采用ATM“刷脸取款”。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在浙江等地推出具有“刷脸取款”的ATM设备,这是农行在ATM上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首次尝试。使用时,客户不用带卡,系统自动抓拍现场照片,然后与银行可信照片源进行比对,验证通过后输入手机号码进一步确认身份,紧接着输入取款金额、密码,最后拿取现金,无需插卡取卡,整个流程非常便捷。此外,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也可以通过刷脸取款。

支付宝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9月1日,支付宝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不用手机,通过刷脸即可支付。这也是刷脸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刷脸支付的落地,意味着继现金、银行卡、手机支付之后,又多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有关负责人称,经过不断优化,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而且有独创的活体检测算法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为照片、视频等冒充。

安检迈进“刷脸”过关智能时代。今年8月,武汉火车站迎来全面“刷脸”时代。进站乘客,只要在进站通道,通过实名制自助验证系统终端,扫描车票、身份证,并在系统终端刷个脸,就可以完成进站验证,全过程平均仅需5秒。新增的这些刷脸进站系统不仅提高了进站效率,还通过与公安网的无缝连接,第一时间识别嫌疑人。

大学新生刷脸完成注册报到。人工智能时代,网上注册和现场查证式传统迎新已显落伍。今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校试水“刷脸”注册。在人脸识别系统助力之下,学生对着摄像头刷脸,几秒钟就能完成注册。

生物识别爆发临界点已至

据统计,我国2016年全年银行卡盗刷投诉共有7095次,累计造成损失高达1.83亿元。甚至个别银行卡持卡用户在卡不离身的情况下,资金仍被盗刷。因此,如何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成为金融等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此,生物识别技术被寄予了厚望,现实生活中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方法。

由于指纹识别技术起步最早,因此占领着生物识别技术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15年到2020年,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增幅分别为:指纹(73.3%)、语音(100%)、人脸(166.6%)、虹膜(100%)、其他(140%)。

准确度上,专家表示,自2014年以来,人脸识别算法取得了较大突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在人脸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CNN算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取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因此人脸识别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在2014年之前,学术界在FDDB人脸数据集上取得的最好检测精度是在100个误检时达到84%的检测率。2015年之后众多基于CNN算法的人脸检测器在相同条件下均取得了90%以上的检测率,目前人脸识别系统最高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人眼在同等条件下识别的正确率仅为97.52%,人脸识别精度已经超越人眼。

专家表示,未来身份查验的主流趋势是人证合一,即刷脸加证件,身份证还是会继续存在。同时,相较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人脸识别最大的优点在于“非接触性”,可以大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同时避免指纹机器接触产生的卫生隐患。

未来我国人脸识别发展趋势展望

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具有误认率低、易用性好、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且只要是有安全和身份辨识要求的场景,作为非接触、符合人们习惯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覆盖了金融、司法、安防、边检、医疗等多个领域,相关产品如门禁系统、网络身份识别、安检系统、支付系统等及产业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刷脸”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2015年支付宝、微信在国内开启“刷脸”技术开始,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安全需求与个人身份认证需求的不断提升,拥有更高识别率的人脸识别技术便迎来了发展机遇。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和算法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更是达到了超过肉眼的识别成功率,有望迎来技术的大规模商用。

未来,随着我国3D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准确性不断提高。加之因各个领域对安全性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及工作效率提升要求的增加,人脸识别的技术将会逐渐得到应用。今后,在“互联网+”模式的推动下,远程金融体系和医疗体系的发展对人脸识别技术也会有较大的需求。另外,人脸识别技术更能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不过由于人脸识别还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不少人脸识别应用还存在着安全漏洞,如何让人脸识别这一项高科技为我们筑起安全的长城,已迫在眉睫。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受人口基数、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人脸识别技术优势等因素影响,我国或将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主战场。

 

(据《光明日报》、搜狐网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冷 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