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苏北,共有日伪军和国民党军10万人。其中,势力最大的是韩德勤,有几万人马。新四军的一支队只有2000多人,分一半去苏北,生存谈何容易!但陈毅相信,只要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新四军就一定能在苏北站稳脚跟。
苏北的中间派是李明扬、李长江的部队。李明扬在国民党内资格很老,倾向抗日,但他受韩德勤的辖制,处处遭排挤,很不服气。二李的部队驻防泰州一带,紧靠长江北岸,新四军要渡江北上,必须获其支持。陈毅决定亲自登门拜访,争取二李联合抗日。经过一番会谈,二李表示愿意团结抗战。
不久,李明扬向陈毅求助。他在第3战区搞到10多万发枪炮弹药,但第3战区的仓库远在几百里外的安徽南部山区,要人挑肩扛并经过日寇严密封锁地区,二李对此无能为力。陈毅和二支队的粟裕商量后,派二支队的四团副团长陶勇带一个加强营去押运这批弹药并顺利送到江北,二李非常感激。陈毅因势利导,把叶飞的第6团和陶勇的加强营加上丹阳游击总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开到苏北抗日。
1939年12月初,陈毅二进泰州城。这一次,李长江到泰州西城门外迎候,李明扬在泰山寺大门口迎接。双方秘密商定:由二李部队支援新四军在苏北东进,到南通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后,新四军在苏北迅速壮大。1940年春节,叶飞部队把“扫荡”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新四军从此声威大震,深得百姓拥戴。
韩德勤对新四军的崛起惴惴不安,出动两个半主力旅,围攻我抗日根据地中心半塔集(安徽来安县境内)。同时,他拉拢二李,煽动他们把叶飞部队赶回江南。形势危急,陈毅立即派叶飞带5个营去解半塔集之围,苏北沿江地区只剩1个营了。为了防备韩、李联合攻打新四军的不利局面出现,陈毅不顾生命危险,秘密三进泰州城,劝说二李不要上韩德勤的当。但陈毅还是被特务发现了。韩德勤的参谋长带了30多人,从兴化乘汽艇赶来。二李一听警卫报告,脸色煞白,陈毅却镇静自若:“韩德勤自己来找也不怕,在你们司令部里还不好对付吗?”李明扬猛然醒悟,马上出去应付来者。陈毅嘱咐李长江要以团结抗战为重,然后起身告辞。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王明生点评:为了联合抗战,陈毅大智大勇,三进泰州城,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斗在华中地区的抗日武装,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江苏不仅是华中抗日的主战场,也是新四军生活战斗的重要区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四军在华中局和新军部的领导下,迅速走出了“皖南事变”后的困境,建设了“正规化党军”,担负起华中抗战重任,巩固和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敌后战争,创建、巩固和发展了以江苏为中心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数十万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