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引领下,我国在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重点点赞了这些重大科技成果。
天宫:为中国空间站“奠基”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天宫二号”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关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等在轨维修试验设备,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蛟龙:遨游7000米海底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长8.2米、宽3米、高3.4米、载员3人,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自由行动。
和国外相比,除了蛟龙下潜深度是最深之外,蛟龙还有比较领先的技术:非常先进的水声通信的功能。蛟龙号下到7000米深的距离,不可能从水面拉一根线下去跟下面去通信,而无线电被海水一挡实际上也都通不了,这就要完全靠水声通信,把要传的信息变成声音在水里面传,传到水面之后再把它变换回来变成信息,它可以把潜水器里面的很多的传感器的数据都传到水面去,水面和水下可以通过文字交流,通过语音交流还可以发照片,所以蛟龙号还有个外号叫“水下QQ”。
天眼:一眼望穿137亿光年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天眼”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从理论上说,“天眼”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宇宙边缘。有了该望远镜项目,中国在未来20~30年,可在最大单口径望远镜项目上保持世界一流地位。该望远镜曾接收到来自1351光年外一颗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有外国科学家就形象地描述中国这个“天眼”的威力,“你在月球上打手机它也能发现”。
悟空:九天之上捕捉暗物质
暗物质被科学家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涉及宇宙产生和演化的基本问题,对帮助人类认识世界有重要意义。以暗物质粒子探测为己任的“悟空”无疑是中国科学家为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件利器。根据计划,“悟空”在最初两年进行全天扫描,接受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之后将根椐全天区探测的分析结果,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城开展定向观测。
与国际同类探测设备如阿尔法磁谱仪相比,“悟空”表现大幅占优,它拥有3个“世界之最”的先天优势:最高的能量分辨本领、最宽的观测能段、最强的高能粒子鉴别本领。
墨子:传送绝对安全的信息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在酒泉成功发射。《科学》杂志报告说,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这意味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步。那么,“墨子号”究竟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绝技一:小身材有“量”乃大。640公斤的量子卫星,在卫星家族中只是不起眼的小瘦子,不过娇小的量子卫星可并非以重量碾压群雄,它的获胜法宝是3个神奇装备。
绝技二:星地间驾驭微观精灵。从500公里开外的太空向地面的实验站发射光量子,这是史无前例的,是世界首次。首先要把卫星上的光轴和地面实验站的光轴对准,然后再把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光量子从天下打下来。而这个对准精度比普通卫星的对准精度高出了十倍,堪称针尖对麦芒。
绝技三:史上最安全全球通信网。量子天生就是个防窃听神器,它有两个基本特性:不可分割、不可复制。再加上科学家们无法解释的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效应,使它足以担当保镖的职责,护送着机密的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即便窃听者的计算能力再强,破解密码技术再高,一旦碰上了量子密钥,便会原形毕露,被抓现行。
大飞机:空中“三剑客”齐聚蓝天
在中国航空界,将国产客机C919、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大型运输机运-20称为大飞机“三剑客”。
运20绰号“鲲鹏”,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的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于2007年立项,2013年1月成功首飞,仅用了国外同类飞机一半左右的时间即实现首飞。2014年11月,运-20现身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继200吨级大型运输机后,300吨级、400吨级甚至600吨级大型运输机的研制也会逐步推进。
AG600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该机按“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可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亦可根据需要加改装必要的设备,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多种任务。
C919中型客机(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最大航程5555公里。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以C919总装下线为例,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据新华网、人民网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冷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