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有力抓手,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复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系统化的思维丰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紧紧围绕科学谋划、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住综合平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妥善化解基层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指引,切实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稳定。
坚持科学谋划,将工作落到实处
以系统化思维加强对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谋划、抓好推进落实,就能够在复杂局面下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下好先手棋,使基层干群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保持正确方向。具体来说,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针对具体工作,从细节入手,出实招、重实效,其关键在于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是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就基层而言,重点是要结合基层的实务性工作,科学谋划、注重规划,把思想政治工作核心价值观的“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体”融会贯通,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基层的生产生活中去,融入到社会公约、乡规民约等价值体系中去,融入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身边鲜活的案例、可感的故事和先进的典型等,在潜移默化中将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传递给基层的干部群众,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引导他们形成“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的行为自觉。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上级理论供给和群众真实需求不平衡,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思想政治工作不协调、存在差距,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面子工程”“一阵风”现象。具体来说,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供需结构性失衡现象。一方面,党的思想理论“供给端”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内容日渐丰富,而另一方面,处在“需求端”的基层又存在着人力物力无法满足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可见,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具体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法。因此,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供给侧改革”,扩大对基层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供需的良性平衡。一要找准情感“触发点”。当今社会,受到各种思潮、观念的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元性、易变性越加明显。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拉近与干部群众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冷暖疾苦,倾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组织的情感认同。二要及时回应“关注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干群“关注点”出发,及时主动回应基层干部群众的疑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基层输送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生产、学习和生活。三要聚焦“切入点”。基层政工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掌握热点和难点,分层分类施教。从基层的实际需求出发,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不断满足基层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综合平衡,打开“互联网+基层政工”新局面
综合平衡,就是在决策时善于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兼顾当前需要更好注重长远发展,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就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也需要综合平衡,即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方法、新的形式。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日”等传统阵地开展;针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大多以“大喇叭”、标语墙、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形式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我讲你听”式的单向灌输法已无法适应基层新的变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在许多年轻人心中贴上了“过时了”“老掉牙”等标签。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媒体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互动性强、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实现“传统阵地”与“新媒体阵地”的互补融合,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已成为激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良药。一是搭建网上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平台。构建基层群众办理日常业务的综合性政务信息平台和APP,开辟即时互动的服务专栏,在方便基层群众办理业务、为群众解疑答惑的过程中,了解办理事项业务流程、相关政策法规、党的方针政策等,从而实现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促进。二是打造网络课堂。将“传统阵地”的“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日”等组织活动搬上网络,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学习“大比武”,让基层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相互学、比着学,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入微信、微博、微电影等载体。及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展示思想政治成果,开展“好人好事”评选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号召力,从而不断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