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一位30多岁的南京浦镇机厂工人,因不满英国资本家的剥削,带领工人罢工;1922年,他成为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1927年,因叛徒出卖,他英勇就义……这位不平凡的工人就是王荷波。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他40岁生日时,工友们送给他一块红绸,上面赫然写着“品重柱石”四个闪光的大字。品,品格、品节。重,宽广、高尚。柱石,担当重任。“品重柱石”,正是对王荷波同志的高度概括。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见那位舍身忘我的工运猛士,那位党的纪检工作的开拓者,那位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共产党人,正在枪林弹雨中昂首前行,用生命回答着共产党人之“品”。
星星之火从浴堂街“点燃”
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浴堂街34号,一座普通的江南民居记载着历史的足迹。1921年,南京地区最早的工人工会组织——浦镇机厂“中华工会”曾以此为活动场所;1922年,南京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浦口党小组在此诞生,王荷波任组长。
浴堂街34号是家澡堂,就是在这间澡堂里,王荷波等人秘密筹组工会,他对工友们说:“工人要有自己的组织,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反抗洋人、工头的欺压。”1921年3月14日,浦镇机厂的工会——“中华公会”正式成立,王荷波被选为会长。工会成立后,除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兴办工人浴室等,还兴办工人夜校,把工人紧紧团结在工会的周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工人运动有了正确的领导者。这年的冬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为了组织工人运动,由徐州来到浦镇,不幸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危难之际,王荷波挺身而出,带领工人前去营救,从此罗章龙与王荷波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22年夏,王荷波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第一个工人党员。1922年秋,王荷波和浦口车务段行车司机、共产党员王国珍及劳动组合书记部派来工会任秘书的共产党员王振翼三人,在工会浴堂内成立了南京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浦口党小组,王荷波任小组长,从此两浦铁路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工运怒潮中担当重任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王荷波成了津浦铁路总工会筹备组的负责人。为了组建徐州、济南、天津等站的铁路工会,他经常往来于南北各地,策划工人运动,逐步成为富有斗争经验的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1923年2月1日,王荷波以两浦铁路工会代表和津浦铁路总工会筹委会代表双重身份,去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破坏和反动当局的阻挠。2月4日,铁路工人总同盟举行罢工,又遭血腥镇压。返回浦镇后,他立即召开秘密会议,讲述了吴佩孚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的经过,决定发动“两浦”工人大罢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
2月7日晚,王荷波发动工人首先将252号机车瘫倒在机务段的总道岔,阻拦机车出库。8日,津浦铁路工人开始罢工,看到歪倒在浦口车站的252号机车,机务段长气急败坏。这时,恰有一辆从蚌埠开来的货车,机务段长急令这台机车牵引客车正点北上,并派十几名武装警察护卫。列车开出浦口站不久,王荷波就收到了消息,并亲自带领几百名工人到达浦镇车站,站在铁轨中间,以身体阻止列车北上。而当时的铁路当局要求不能停车,继续北上,眼看火车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王荷波带头脱掉上衣,横卧铁轨,以表誓死罢工之决心。工人见状后纷纷效仿,列车司机无奈,最终被迫停车,津浦铁路南段运输被迫中断。与此同时,浦口港务所的工人也将南岸所有的船只开到北岸,顿时“两浦”的水陆交通全部陷于瘫痪。最终,铁路当局只好作出让步,同意接受工人提出的主要条件。这时,王荷波接到京汉铁路工人遭到血腥镇压的消息,为避免流血牺牲,保存革命力量,果断地决定复工。
这次罢工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反动气焰,支援了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但此时,王荷波已被敌人盯上,敌人准备对他下毒手,上级党组织得到情报,指示王荷波尽快转移。在工人的掩护下,王荷波乔装水兵,混进江利号军舰离开浦镇码头顺流而下,向长江尽头的上海驶去,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生涯。
在大革命洪流中英勇献身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王荷波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真猛士。
1924年5月,王荷波受党的委派,和李大钊、罗章龙、刘清扬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工人运动的报告,还应邀参加了赤色职工国际大会。会后,在莫斯科参观考察时,他看到了苏联人民的新生活,更对我国革命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1927年10月18日,为筹建北京市总工会,王荷波来到北京法政大学参加积极分子活动会,不幸被反动警察逮捕。被捕后,在狱中,他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就义前,王荷波请求党组织对他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并给家人留下“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的遗言。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被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
在王荷波的带领下,他的兄弟和子女都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长子王夏荣于1937年抗日战争时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南京沦陷时,被日寇逮捕,捆绑在灯柱上烧死,殉难时年仅19岁。大女儿王晓珍、二女儿王修竹解放后分别在银行和邮票厂工作,均为普通职员。王荷波的两个弟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另两个弟弟参加党的地下工作。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王荷波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在党的五大召开期间,王荷波临危受命担当起维护党的纪律、捍卫党的纯洁的重任,出任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首任主席;“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王荷波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
天有道,道存于心,心在乎品。从1919年第一次领导小范围的工人运动算起,到1927年不幸牺牲,王荷波接触工人运动虽只有短短8年时间,但他在工人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斗志与牺牲精神,鼓舞了当时的仁人志士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之中。走近王荷波,回眸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从中能感受到王荷波等无数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奉献的精神,正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勇前行的动力。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