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修养要则

发布时间:2018-01-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过45岁(农历)生日。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的干部,正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整风学习活动。这天,周恩来在南方局办事处机关作了一场自我反省报告。他简要回顾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反躬自省的态度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了一个谦诚的总结,并检讨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这天,同志们并没有忘记周恩来的生日,特地做了几道简单的菜准备晚上为他祝寿。周恩来知道后坚持不出席,只是简单地吃了一碗面,算是过了生日。就在当天晚上,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王明生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些都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周恩来以一个共产党人特有的襟怀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寥寥数语,映射出一代伟人的人品修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周总理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作为自己行为修养的镜鉴规范,为后世树立了一面镜子。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须加强自我修养,自觉克制,常自我警醒、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做到诚实做人,干净做事。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