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布时间:2018-01-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易 纲    

主讲人:易纲,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1994年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有很深造诣。此文节选自易纲教授11月17日上午在江苏的宣讲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现如今这种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了,我们的经济转向了要进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九大作出一个重大的判断: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怎样认识这一重大的深刻的变化?我想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

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GDP已超过11万亿美元,基数已经很大,增速放缓是客观规律。所有的经济体都要经历这一过程。

第二,消费的增长是稳定的。我们说消费非常重要,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大家知道,消费的东西是很稳定的,每年只能增长个八九十,六七八,你不可能期望消费有一种跨越式的,或者是飞速的增长。

第三,过去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我们过去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最近这些年,无论是江苏还是全国,投资的增长率,特别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率都在下降,项目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投资需要动员的社会融资越来越多,好的项目越来越难找。我们必须认识这一个深刻的变革。

第四,过去较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余地不大,靠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经济也不可行。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环境容量现如今已经接近饱和或者超过饱和,北京也好,南京也好,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的车辆,这么多的公寓,这么大量的供暖,都需要排放。空间和环境的容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极限,它对我们的速度也提出了制约。

第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一些行业用工开始短缺。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为92539万人,较2011年的峰值下降了1506万;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67.32%,较2010年的峰值下降2.78个百分点。大家看上面这个图,红色的这条线就是占比,最高的占比70%左右,现在降到了67%。蓝色的柱状图表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已经从最高值2011年左右的9.4亿降到了现在的9.2亿,降低了1000多万。于此同时,我国就业依然有压力,有三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名单,一个是大学毕业生的名单,800多万一年;一个是中专毕业生的名单,500多万一年;一个是复转军人的名单,每年几十万。就业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存在,这三个具有刚性的名单仍然很硬,必须把就业问题解决好。但是我们从总量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下降,这个趋势是最具惯性的,无法轻易改变。

第六、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超过50%,从国际经验看,服务领域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会提高,但是增长的速度也会降低。

第七、外需进入了新时期。我国加入WTO红利已经差不多,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已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份额进一步增长空间已不大,国际收支大体平衡,不追求顺差。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很多同志表面上是懂了,但实际上一谈到具体政策,他又回到过去老一套:走到大干快上、招商引资、追求速度的老路上去了。我们必须对这些要素的变化,供给和需求要素的变化,投资的变化,劳动力的变化,环境的制约,外需的变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变化是长期的,它会长期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怎么解决上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加快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要逐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首先,市场机制要有效。市场要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是以市场的参加主体为基本元素的。这里面有保护知识产权,有公司治理结构,有依法行政,市场体制的法律体系等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微观主体要有活力。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有激励机制去努力工作,提高质量,并且从提高质量和为社会服务提供产品过程中,得到回报。再次,市场要有优胜劣汰。最后,市场的宏观调控要有度,这里指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家的宏观条件有度,我们要构建一个这样的市场经济体系。对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一是生产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三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四是对在我国注册的所有企业,不管是内资外资,不管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五是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金融方面,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二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三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四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三、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党的发展理念的变化使我们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首先,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今年大约82万亿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较快。

其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比从47%提高到51.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提高到64.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9.9%提高到12.4%,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我们的城镇化,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从53%提高到57.4%,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第三,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每年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每年减贫1300万人,这也是一个世界奇迹。

第四,金融领域成绩斐然。

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中行、工行、农行和建行都被选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全球一共就30家。平安保险集团也被选入全球系统性重要的保险机构,全球一共是9家。中国人寿市值在全球寿险公司中是第一位的。中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我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的规模都稳居世界第三。这些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很强大,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再看一看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成功地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就是我们说的SDR这个篮子,人民币汇率保持长期的稳定,我们的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左右,稳居全球第一。

如上图所示,这个图的红色标志着人民币,高的特别大的红色标志着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是3万亿美元,特别高的红色的图可以看出,比世界其它各国明显提高。日本是第二位,只有1万多亿美元。我特别想跟大家强调一下左边中图,此图表示各种主要货币的波动率,其中红色是中国从1997年到2016年过去20年的波动率。人民币过去20年的波动率是从6元人民币等于1美元,波动到8.3元人民币等于1美元,这个波动率比起全球各种货币是最小的。可见,过去20年人民币的汇率是稳定的,币值是强劲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是升值的,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钱包的购买率是受到保护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而且这个波动率和它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其它的货币要小得多。总体中国的金融还是比较稳定的。

江苏经济金融也在平稳健康运行。江苏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万亿元,仅次于广东(7.9万亿元),与第14大经济体西班牙相当。同时这几年,江苏的经济结构也在调整。消费占比稳步上升,从2010年的41.6%提高到2015年的50%。第三产业已成最大产业。2016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成效较为明显,重点调控城市个人住房贷款下降明显。


责任编辑: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