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参加十九大,我非常自豪。把十九大精神带到基层,是我们参会代表的职责所在。从北京回来当天已是深夜,没想到恒北村数十名干部群众守候在村部等我。大家都渴望我带回更多好消息,所以不仅要宣讲好原文,更要结合恒北自身情况,做好宣传宣讲,并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作为一名来自乡村的党代表,我对此感到非常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恒北走的正是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地处苏北的恒北村虽然错过了工业兴村的时机,却留下了一片没有污染的土地。于是我们围绕梨树做文章,整个村就像一片世外“梨”源——梨树、梨园、梨博物馆一个不少。村里引种了20多个新品种,围绕恒北梨品牌注册了45个商标,在老村庄整治、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景点挖掘的基础上,瞄准发展“产业梨”“文化梨”……吃生态饭,走绿色路。花开为景、花谢成果,我们以梨为媒,全面发力“农业+”“旅游+”“生态+”,不仅每年吸引近40万人次的游客,还带动了周边6个镇2个农场的3300多人共同致富。
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恒北村已经将果品种植业的一产,注册恒北系列品牌商标的二产,乡村旅游的三产结合起来,通过挖掘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的资源,村庄环境的打造,吸引客商来投资,并与梨花、梨园戏曲的文化相结合,建设一个集农耕体验、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体验式的乡村旅游模式。下一步,恒北村还要引进“外脑智库”,推动科研创新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加大生态产业的拓展和提升。如与省农科院进行科研对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加销,和一些加工平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进行合作,提高恒北系列品牌商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十九大报告对于新时代的“三农”队伍,提出了九个字的要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因此我觉得,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尤其需要一批有思想、有技术的年轻人的力量。多年乡村建设的实践也让我看到,乡村需要年轻人,乡村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我身边就聚集着一群“80后”“90后”的共产党员。比如去年12月当选为恒北村村委会主任的陈涛,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201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就一头扎进了恒北村的建设中。年轻人的加入,给恒北村带来了活力,华东地区农村淘宝第一村,就选在了我们这里。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绝非遥不可及,未来我们的乡村一定会更加富饶美丽!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
(作者系十九大代表、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