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十九大精神讲到群众心坎儿里

发布时间:2018-01-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邓建军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省市两级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把十九大的精神带回基层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我正以每周2至6场的频率深入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机关、学校、军营和行业协会等进行宣讲和座谈,努力将十九大精神讲明白、讲深、讲好、讲透。

在宣讲中我逐步体会到,宣讲要有体验感。十九大精神宣讲要严肃而不乏生动,讲理论更要结合基层实际去解读,要让听众有现场感,身临其境感受十九大盛况,让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思路去落地。因此我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分享参会经历与细节来让大家了解会议的整个过程以及党代表的履职情况,带着大家一起感受十九大的庄严神圣,以获得更好的现场感。同时,我作为参加了三届全国党代会的代表,是否可以与大家分享这届党代会的不同体验。这些,都让我的宣讲更加丰富和形象。

宣讲还要用群众的语言。在对十九大报告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等八个方面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宣讲者需要用群众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解读。只有突出重点,站在基层单位、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接地气地讲,说到大家的心坎儿里,让大家听得懂、能明白、会落地,十九大精神才算讲透,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才能更好落地。

当然,宣讲内容也要重点突出,形式也要丰富多样。十九大是一次关键时期的历史性盛会,全国关注、全球瞩目。十九大怎么开的?作为一份擘画中国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件,十九大报告讲了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新时代的脉搏?这些问题,正是基层各行各业各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而且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比如党校老师比较关注理论部分、金融从业者较为关注经济部分。所以,我每次宣讲前都需要跟对方就关注的内容、分享的形式作充分的沟通。通过与宣讲单位的沟通,我们分别采取了报告会、座谈会、访谈等形式进行十九大精神的宣讲,也取得了较好的宣讲效果。

此外,通过自身视角解读十九大精神也是一种较好的宣讲方式。比如,我是一名来自基层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工人代表,对十九大报告有着自己的视角和见解。在宣讲过程中,我一方面会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特性、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另一方面,会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设新时代劳动者大军、鼓励原始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智能制造助推产业升级、做强做大做优实体经济等多个维度切入,分享我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我用“专、精、创”3个字来回答学生关于“工匠精神”的问题,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更要学以致用,早日成为工匠人才,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作者系十九大代表、江苏省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