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三次中国行

发布时间:2018-05-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冷 超    

2017年11月5日,在腾讯WE大会上,霍金最后一次呼唤中国。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这位物理学巨匠早在1963年就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大夫说他身材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行,到最后心和肺也会硬化,停止活动。医生宣判他的生命只剩两年,事实证明,他将这期限整整延长了53年,并影响了整个世界。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尾声”里,霍金曾三次踏足中国,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6年。

第一次访华(1985年),体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

1985年4月28日,受中国科技大学隆重邀请,霍金第一次来到中国。霍金第一次来中国有两个目的,一是做学术报告,另一个就是游览风光。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天文系陆埮教授陪同霍金在中国科技大学停留了四天。期间,霍金作了两个报告,一个是专业的,一个是公众性的。前者是黑洞形成的理论,黑洞研究是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小组在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课题之一;后者是“Why does time go forward ”( 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更通俗一点解释就是“为什么不能返老还童”。霍金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水上报告厅作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当时听众有三四百人,大多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还吸引了一部分少年班的孩子来聆听。

据当时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大三的学生朱力回忆:“当时,中科大的同学们都有些不敢相信,像霍金这么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怎么说来就来了呢?原本可以容纳300多人的演讲厅,最终被挤得满满的,后面来的只好顺着过道往下站,最后连讲台的两侧甚至门口也站了不少人。”

离开合肥后,霍金前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刘辽负责接待,他最早在中国做黑洞物理与弯曲时空量子场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当时,霍金向他提出了一个物理学上超难的问题:“怎么把霍金弄到长城上去?”霍金还“威胁”说:“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在北京自行了断。”

无奈之下,刘辽找了几个物理系的研究生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霍金抬上了长城。虽然没有语言交流,也看不出霍金的表情变化,但依然能感受到霍金的兴奋和高兴。往上爬时,他就自己操控轮椅,到了烽火台前面,两位研究生就抬着轮椅爬上去。爬到一半,小伙子们提议返程,霍金拒绝了,想继续爬。然后又陪着爬了一段,快到终点时,他才开口说“可以了”。就这样,霍金终于体验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

离开北京前,霍金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精彩又特别的学术讲座,现场非常火爆,五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人。

第二次访华(2002年),分享“膜的新奇世界”

2002年8月15日,霍金第二次来到中国。他首先来到杭州进行了一场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众演讲。当天,3000学子在浙江大学跟随这位“在头脑中思索黑洞”的科学巨人一起感受物理学科的无穷魅力。霍金的演讲主题是围绕他的学术观点展开的,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很好地理解,尽管报告一直持续到下午近一点,但3000多人的会场直到演讲结束之时仍然座无虚席,人们用长达5分钟的热烈掌声来感谢霍金为科学的普及和推广做出的不懈努力。

2002年8月18日,北京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霍金应邀出席国际弦理论会议。8月19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斯蒂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霍金高兴地预言:“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霍金在北京也作了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用他特殊的点击电脑方式,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霍金这次来到中国,已无法用自己的声音阐述宇宙的奥秘,曾因肺炎而动了穿气管手术的他只能依靠轮椅上的语言合成器与人交流。

在北京期间,霍金再次登上长城。霍金这次登长城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按最初的安排,准备派人把坐在轮椅上的霍金抬上长城,但由于长城陡峭,霍金夫人认为这样不太安全,这种方案因此被否决。就在汽车发动准备离去时,霍金执意要登城。最后,霍金连人带轮椅,被固定在缆车上,如愿登上八达岭。

第三次访华(2006年),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于6月19日在北京召开,史蒂芬·霍金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这是他第三次来中国。所到之处刮起一阵阵强劲的“霍金旋风”。

这次霍金演讲的内容远没有2002年那次多。半个多小时中,他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讲解《时间简史》中前面部分相对比较浅显的内容。演讲的最后部分是《时间简史》中没有的,那就是科学家在那几年才发现的“宇宙在加速膨胀”。霍金在演讲中称,他想像中的宇宙起源有点像沸腾水中的“泡泡”。他说:“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一些坍缩的‘泡泡’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但一些‘小泡泡’膨胀到一定尺寸,就可以安全地逃离坍缩,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当时,人民大会堂有6300多名听众,大家认真倾听,长达半个多小时里鸦雀无声。“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使得今天的中国公众中有这么多人知道黑洞、大爆炸、奇点这些概念;他的残疾之躯和取得的成就让人们更深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霍金让中国年轻一代对深邃的宇宙产生更大的兴趣,他在呼唤更多青少年加入到科学研究的队伍中来。”中国科学院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如此评价说。

由于霍金的身体原因,霍金在中国的身体状况及衣食住行受到了特别关心,喜欢吃鸭肉的霍金还品尝了北京烤鸭。霍金这次访华还来到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园林天坛,并在皇帝祭天的圜丘上环绕一周,默默感受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人民大会堂,霍金的报告依旧享受到了明星级的待遇。“你们听得见吗?”霍金以他招牌式的问候开始了45分钟的演讲。现场观众听到的是霍金教授利用电脑控制的语音合成器发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声音。


责任编辑:焦高星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