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俏大嫂”宣讲十九大

发布时间:2018-05-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海陵区委宣传部    

“打竹板,响叮当,咱们一起走上场,今天不把别的讲,专把‘十九大’精神来宣讲!”“我们的国家有前途,我们的民族有希望,我们放飞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这段朗朗上口的说唱,是泰州市海陵区巾帼宣讲团几位女同志合作的节目《俏大嫂宣讲“十九大”》。4月12日晚上,7位“俏大嫂”正在为第二天的演出进行最后的彩排合练。

自今年3月起,泰州市海陵区妇联以“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巾帼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由40名妇联干部、30名巾帼志愿者、30名先进女典型,共100名女性组成。而“俏大嫂”团队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志愿者代表。她们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以文艺的形式表现深刻的道理,把理论宣讲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说进群众的心坎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

“别看这段说唱只有短短两页纸,我们团队前后创作了1个多月。”64岁的左宏莲是“俏大嫂”团队负责人,这支自发组织的民间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用艺术的形式将党的政策编排成通俗易懂的说唱,其成员都是退休在家的妇女,因为这一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我们面对的都是最基层的老百姓,这样的方式通俗易懂,他们乐于接受。”自去年十九大召开后,她们就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始说唱创作。上网收集素材、写词、作曲、招募新队员、编舞、排练,每个细节凝聚了每一个成员的心血。

“她们说的是大白话,讲的是明白理,这样的宣讲令人耳目一新、通俗易懂、入脑入心。”城南街道的居民张强在社区中心观看“俏大嫂”理论说唱节目后,感觉十九大从电视、网络走到了身边,对大会精神也理解得更深了。

与男性相比,女性独有的细腻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在宣讲战线特别是基层宣讲中发挥重要作用。海陵区要求并鼓励巾帼宣讲团队员们发挥各自特长,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快板、歌谣、方言韵白、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大实话,让理论和政策打动人心、深入人心。实践证明,这支队伍在基层宣讲战线上确实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立至今,短短几个月,已先后创作出《重温习总书记的青年志》《中国梦 泰州美》《礼赞绿色海陵》《泰州道情》《泰州市民“十要十不要”》《和你一样》《精神的力量》等作品。

“小故事”讲活大道理是巾帼宣讲团另一个看家本领。“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对夫妇,丈夫石云根是公交司机,妻子张冬梅是保安,虽然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然而他们却是中国第一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妻......”泰州海陵区九龙镇妇联干部刘娜富有深情地将辖区内石云根夫妇的感人事迹搬上宣讲台。

自成立以来,海陵区巾帼宣讲团从十九大精神、海陵区五年来发展成就以及身边典型事迹汲取创作的精神食粮,编创多部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基层文艺宣讲作品,宣讲50余次,直接受众数千人,覆盖海陵区的党政机关、基层社区、商场超市等。宣讲团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十九大精神带进机关、带进社区、带进学校、带进千家万户,已成为海陵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


责任编辑:陈 曦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