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院”,走进理论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8-07-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赵园园    

一个春日午后,支部一行去结对共建的社区调研。在社区门口,突然有位大妈走进我们队伍,热情地对我打招呼,关心我怎么这么快就休完产假。我笑着回应了大妈的关心,脑中却在不停地盘旋着“这是谁”。最后,还是同行的领导解了惑,原来是社区“小院课堂”的听众。大家不禁打趣:还是赵老师讲得好啊,上一次党课就记住了。念及此,我每每都被那位大妈的热情与关心感动,坚定了我奋斗在理论宣讲战线的决心,让个人的理想绽放在属于理论的春光里。

贴近理论、真懂真信理论本身是理论工作者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基础。但是做好理论宣讲工作,这还远远不够,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才能宣传宣讲好理论。“小院课堂”肩负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的使命,走上“小院”的讲台,就是走进群众中去。事后,谈及这个温馨的插曲,大妈说听了很多次宣讲,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挺着肚子,拿着话筒,在一群老党员中宣讲党的群众路线的那次,感觉像听自己孩子讲话一般。

走进群众要从心理上亲近群众。一位宣讲前辈说过,能讲好大课堂的人不一定能讲好小院课堂,我深表赞同。作为一名党校老师,我感受到面向群众宣讲要比在课堂上给党员干部讲理论难得多。必须从心理上尊重群众、敬畏群众、认可群众、亲近群众,才能真正探寻到群众认可的宣讲方式,群众才会从你的语言中、眼神里看到感受到尊重、友好与关切,群众才会真正认可你,从而认可你的宣讲内容。

走进群众要从空间上走近群众。依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宣讲方式。在“小院课堂”上,我极少正襟危坐地讲。我会根据现场情况,手持话筒到群众中间讲(没有话筒,就清着嗓子讲)。我会选择离他们最近的位置先做个自我介绍。积极开展互动,如有奖竞答、接龙朗诵。尽可能地缩小空间距离、增加互动环节,是做好群众宣讲的有效方式。

走进群众关键还是要在实践中贴近群众。贴近群众,就是宣讲一定要贴近群众生活,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接地气,用鲜活的语言、群众身边的故事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理论,展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和巨大的实践伟力。很多“小院课堂”是以未拆迁的农家小院为阵地,这里的百姓很多都面临拆迁安置。循着百姓声音设置课题,注重内容与对象精准对接。课堂特意邀请当地建设部门的负责人,走进“小院课堂”,针对安置房的选址、房屋朝向、房屋质量、周边配套等情况向群众进行详细讲解,解答群众的疑惑。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何 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