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娄勤俭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娄勤俭指出,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创造性、高质量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使其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成为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江苏是大运河起源地,深厚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文化遗存最多,而且品位最高,很多工艺工程代表了我国古代最高水平;大运河流经的区域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对国家繁荣稳定贡献巨大,现在大运河沿线仍是江苏的经济重心、创新前沿;我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参与文化带建设的积极性高,从当初的大运河联合申遗到主动围绕大运河推进规划编制、项目谋划,各方面工作已有了良好开端,在运河沿线城市中已经先行一步。这样的文化底蕴、物质条件和工作基础,决定了我们有条件有实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要通过共同努力,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往着江苏。
要把握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内涵要求。一是文化遗存保护要走在前列,这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负起责任,切实保护好既有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大运河文物的考古、研究与认定工作,让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泽被当代、启迪未来。二是文化价值弘扬要走在前列,以历史文化传承为落脚点,下大力气挖掘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反复琢磨,反映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运用现代科技多维度宣传展示,使运河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弘扬开来。三是生态保护修复要走在前列,顺应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严格管控污染排放,加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力度,以生态保护修复倒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水生态文化地标,讲好水文化故事,展示水风景魅力,传播水生态价值,打造体现江苏生态文化的长廊。四是沿线环境建设要走在前列,追求水与岸、河道与建筑、功能设施与文化景观的协调之美、整体之美,优化大运河两岸风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优良生态和优美环境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