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思想只有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才能绽放出真理的光芒。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本期“时代强音”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领导要论”刊发了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部署要求,让学习新思想在发展高质量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为更全面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宣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本期“热点面对面”聚焦“三十讲”,刊发了第一讲内容,并选取几位知名专家的解读阐发要义。“马院讲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特邀省内高校马院院长就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理论自信和教学创新畅谈体会,并约请系列网络微视频《神会马克思》主创者,介绍其教学创意与创新的传播方式。“文化自信名家谈”刊发了著名书法家言恭达教授的文章,对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中国文化再创造的意义,当有教益。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基层理论宣讲一直是本刊关注和服务的重点。本期“宣讲家”聚焦基层理论宣讲的“南通现象”,剖析现象成因,邀请基层宣讲骨干共话如何实现“顶天”与“立地”的融合效果,让百姓乐听、爱听,积极参与,达到共鸣。
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根基,伟大的奋斗精神构成了民族的鲜亮底色。改革开放40年来自地方的诸多成功实践,更充分彰显了这种自信。从苏南的“边角料”飞跃到“明星城市”的张家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自励自强的先进典型,“张家港精神”在今天仍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本期“讲述”刊发了张家港原市委书记秦振华的文章,激情叙说他当年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拼搏争先的生动故事。
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必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来聚集天下英才。“天下大势”特邀知名国际人才专家王辉耀博士撰文,剖析国际人才竞争中的“上海行动”,以期为国内城市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提供借鉴。
改革再出发,实践出真知。只要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