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喜,1948年生。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十大杰出村官。从一个贫瘠落后的苏北乡村,到如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孟庆喜带领马庄村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飞跃。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徐州视察,称赞马庄有个好班子、好带头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和弘扬”。
1986年初冬,孟庆喜被任命为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此时距他1970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营长,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16年的摸爬滚打,赋予了他中年人的成熟稳重。从1986年到2016年,从党支部书记到党委书记,30年的美好时光,孟庆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生他养他的马庄,他的敬业为民,他的坚韧不拔,他的清正廉洁,他的奉献担当,使得马庄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悄悄驶入了全国文明村的行列。
走上共同富裕路
孟庆喜接手的马庄,曾经被称为“烫手山芋”。青山泉乡18个村子,论经济水平,马庄排名第13位,离垫底尚有些距离,但要想冲到前面,显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全村只有4台废旧拖拉机,一座设备陈旧的砖厂,以及银行的46万元外债。
担任村支书,孟庆喜的首要任务是带领村民致富。
马庄村经济落后,但优势明显,丰富的煤炭资源,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孟庆喜上任后,就在煤上动脑筋,他带着村干部连开三天会,决定发展“黑色经济”。
认准的路,就要坚定走下去。经过多年的打拼,孟庆喜已有些积蓄,他拿出10万元砸了进去,又号召大家共同筹钱。1987年元旦,煤矿终于开工了。开煤矿可不是简单的事,会出现各种麻烦,曾经遇到十几米深的流沙层,孟庆喜带着全村七八百口人,没日没夜挖了一个多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马庄建成了年产10万吨的煤矿,投产后几个月就还清了村里的欠债。
煤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保障马庄永远富裕。离开煤靠什么生存?孟庆喜的忧患意识,促使他开拓了新的思路:地下积累,地面发展。马庄的一半收入用于改善村民生活,另一半用于发展地面产业。之后几年,马庄陆续成立了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运输等十几家企业,组建了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
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
1988年,马庄不仅在经济上打了个翻身仗,还花3万多元,组建了苏北第一个农民铜管乐团。这个乐团,当时引起了不少非议,孟庆喜的压力可想而知。
孟庆喜要着手发展文化,是有原因的。他看到村子虽然富裕了,但喝酒、打架、赌博的也多了,村民思想掉了队,这样的马庄,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孟庆喜说了这样一句话:口袋富了,脑袋也得富。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脑袋比口袋更重要。口袋富了,脑袋一片贫瘠,东西再多也装不住。反过来说,只要脑袋富了,口袋迟早都会富。
为了富脑袋,孟庆喜没少花心思。
马庄的农民乐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乐团名声大,马庄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不少客商因此认识马庄,基于对文化的认可,积极来村里投资。在乐团的基础上,马庄又推出了周末舞会。这在当时绝对属于“标新立异”。不仅如此,马庄还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设立红白理事会、家庭档案等诸多项目,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一系列举措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
前些年,村里搞环村水系建设,沿岸需要清理坟头。有人强烈反对,还声称要拼刀子。孟庆喜当即表态,先从自己开始迁,然后是党员干部,最后是群众,结果补偿还没到位,全村360多个坟头不到一周全迁完了。如果不是干部带头,村民素质高,不可能进展得如此顺利。
让组织生活更有仪式感
1971年10月,孟庆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心中,党重于一切,马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与他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马庄把支部党员活动室作为党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做到党旗上墙、入党誓词上墙、党员的权利义务上墙、党支部组织机构上墙、党建工作的有关制度上墙,使支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每个月第1日,升旗仪式是马庄雷打不动的活动;每个月25日,是马庄村固定的党员活动日。马庄以道德讲堂、“三会一课”、党员冬训等活动为学习阵地,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党员干部志愿巡夜、“十佳党员”评选等活动,每年各类党员学习培训活动40余次,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性和党性修养。
此外,通过党员联系户制度,把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一户家庭和每一个村民,使每个党员有联系人、每个家庭有联系党员。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聚拢了人心,以前村里开会人都凑不齐,现在凝聚力特别强。为了参加组织活动,有的流动党员每个月都从外地赶回来。有时候组织去市里活动,要乘大巴车,有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乘车,又不愿放弃机会,就大半夜起来,骑自行车赶几十里路过去。
“坚持以党的形象影响人,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坚持依法治村规范人,坚持用竞争的机制激励人,坚持用党的宗旨服务人,坚持用马庄精神鼓舞人。”孟庆喜当年提出的“六个坚持”,让马庄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马庄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党建工作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提升基层组织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关键在带头人,核心是基层党组织书记。从孟庆喜这名老支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串串闪光的优秀品质:忠诚老实、光明坦荡、敬业为民、奉献担当、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归根结底一句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也是中国其他老支书们共同的精神写照。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