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的“酷科技”

发布时间:2019-01-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夏 寒    

当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之时,新科技正改写着未来工业的方程式。最近,在上海举办的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让人们不仅见识了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开放的美妙成果,也领略了来自不同国度的科技力量。

智能化的网红汽车

在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各种品牌集中展示了当今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最新技术。

会飞的汽车

来自斯洛伐克公司生产的飞行汽车AeroMobil可以说是展馆里最炫酷的产品。

从外观来看,AeroMobil车身以银色和黄色涂装为主,拥有汽车、飞行两种模式。处于汽车模式时,它能正常地行驶在公路上,当切换到飞行模式时,汽车就会长出一双长长的翅膀,飞上天空。

从性能来看,驾驶模式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10秒内可以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飞行模式的速度则可以达到36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仅需要595米,从驾驶模式转换到飞行模式用时不超过3分钟。

喝氢排水的汽车

本田的展位展出了跑车、踏板车等多款新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款氢燃料电池电动车CLARITY FUEL CELL,它的动力系统集中安置在前机盖内,有5人的乘坐空间。这款车搭载的燃料电池堆最大功率为130千瓦,最大扭矩为300牛米,而且每次加满氢只需3分钟,加满氢后的续航里程高达750公里,是同类产品中的最高水平。

如何加氢呢?本田同时展出了世界首个箱式一体化封装的智能加氢站(SHS),该装置运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电分解水,生产并储藏高压氢气,为燃料电池车填充使用。

万能的汽车

丰田展区展出的是社会共享移动出行平台“e-Palette”,通过不同底盘和不同车体的组合,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拼车、货物运送、产品销售等。这台概念车辆从外观来看像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箱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到底要多大的箱体,亚马逊可以用它来运货,优步可以用它做无人驾驶。白天,这是一辆可以做交通工具的车,晚上,这是一辆运送包裹的货运车。

高精尖的医疗器械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高速成长的大健康市场,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提供机遇。作为首届进博会七大展区之一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便有众多全球最新的医疗“黑科技”亮相。

婴儿专用核磁共振仪系统

在美时医疗展台上,一台核磁共振仪吸引了观众驻足。据介绍,这是由美时医疗研发的婴幼儿专用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该机器机身娇小玲珑、轻便易安装,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信息,可以直接放进儿童抢救室,零距离为婴幼儿诊断。而且这台核磁系统总重量在2.5吨左右,比一般的核磁系统(大约5到6吨)要轻很多,可以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隔壁,减少了来回途中的时间。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美国美敦力公司带来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Micra格外引人注意。它只有胶囊大小、体积仅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无需制作囊袋、无需切开胸前皮肤、不存在电极导线。它已经治疗了超过2万名患者,产品使用寿命大概为12年,把Micra植入心脏的右心室,微型心脏起搏器就能自主调节心律,而传统起搏器手术,需要切开皮肤,制作囊袋,沿血管放置导线。两相比较,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

由瑞典的医科达公司带来的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Elekta Unity,是一款颠覆性的放疗设备,它可以为每一位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和高质量医疗服务。比如,Elekta Unity除了可以将放疗剂量精确施照在靶区,还可以根据肿瘤和附近健康组织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采取自适应治疗,让临床医师根据肿瘤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而且,每日成像可以减少肿瘤位置的不确定性,缩小放疗剂量照射范围,避免照射到病人健康的组织。

未来工厂的创新密码

进博会上的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全球顶尖智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场景震撼亮相,激发中国制造企业创新创造灵感。

“大块头”有“大智慧”

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最新研发的机床设备“金牛座”龙门铣首次走出欧洲,进博会是它的亚洲首秀。“金牛座”这个名字来源于TAURUS这个古老英文单词,含义是“高贵且强壮”,寓意着这台机床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功率大。它总重量达200吨,相当于25头大象的体重,但它的定位精度能达到4微米,相当于一根蜘蛛丝。

“小工装”蕴含“大防护”

为了给工人们提供更可靠的防护,杜邦带来了多款防护服和工装。这些工装材料本身具有防护性,可以有效防阻有害物质,保护工人。

德国雄克(SCHUNK)公司带来的五指机械手SVH,尺寸、外形和灵活性与人手相似程度极高。凭借带有9个驱动器的运动指骨,五指机械手可以执行不同的抓取动作——它不仅能拿钥匙开锁,就连捡起一根针这种精细活儿也能胜任。随着技术的升级,这只“手”,在未来或可帮助工人们进行危险作业。

不见人的未来工厂

在发那科展区,有一条由一排机械臂组成的生产流水线,上面的招牌显示着“智能工厂”的字样。这个项目展示的是一个“无人工厂”的情景,每一个机械臂都有各自的任务,各司其职,形成生产线上的各道工序。这个“智能工厂”向观众完整地展现一个机器人模型的组装过程。工程师表示:“观众可以通过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下单,现场定制一个机器人模型。”


责任编辑:冷 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