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中以“理论好声音”评比展演活动为抓手,从内容、形式、队伍三个方面打造“理论+文艺”宣讲升级版,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进一步增强基层理论工作的引领力。共创作理论宣讲文艺节目108个,组织参演近百场,吸引超2万人次观看,制作专题微信130多条,点击量达4万多。
因需而为,做好内容升级
说扬中发展。以巡回报告会的形式,如组织老干部讲改革发展的故事,邀请经济强村的党委书记讲乡村振兴的故事,发动“创二代”讲两代人创业的故事等,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提振发展热度、鼓舞干群信心。
唱爱国歌曲。采用海选模式,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大赛。通过PK的形式,引起群众广泛参与和关注,让经典爱国歌曲和宣传阐释新思想的作品在群众间传唱。
讲党的理论。依托覆盖全市的“金山理论讲习所”平台,使宣讲活动贯穿全年。如组织“小小红色宣讲员”电视宣讲大赛,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掀起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潮。
诵百姓心声。组织学思践悟原创作品比赛,鼓励用三句半、快板、诗朗诵、唱麒麟等传统文艺形式宣传党的理论。
演好人好事。整合扬中历届道德模范评选结果,以身边典型为原型,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创作优质文艺节目,进行广场汇演,感染身边人,提高群众的理论认知。
应时而动,做好形式升级
顺应舆论传播规律,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通过“云上”宣讲使新思想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内化为行动。
用足用好经典视频。“扬中理论圈”QQ群联合各地各部门微信公众号,集中推送《马克思是对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经典视频,丰富广大干群的学习库。
线下节目线上传播。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理论好声音”专题,通过由89家微信公众号组成的微信矩阵进行联动式传播,把线下“理论+文艺”宣讲搬上了“云端”。
积极探索直播宣讲。邀请百姓名嘴、身边好人在直播平台上进行理论宣讲,增加互动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宣讲中来。
顺势而行,做好队伍升级
做好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工作,向社会吸收更多力量,形成最强宣讲合力。
选拔优秀人才。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政治立场坚定、适合理论宣讲的同志选拔出来,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红色”平台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连天线、融乡情、接地气的“理论+文艺”宣讲队伍。
强化教育培训。加大对理论宣讲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深入学习,邀请优秀宣讲工作者传授经验,创造机会让理论宣讲工作者“带课题锻炼”,实现集中学习与岗位自学的有机结合。
统一规范管理。建立宣讲文艺人才库,结合不同时期宣讲重点,制定课题滚动式“菜单”,供基层单位选择。建立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探索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增强宣讲人员对理论宣讲的归属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责任编辑:何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