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丹阳市将金山理论讲习所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平台有机融合,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建设“四级纵轴、五大平台、一支队伍”,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在哪讲”:建设“四级纵轴”阵地
构建广覆盖、多功能的讲习阵地,扩大讲习的辐射力。建立“四级纵轴”,以全市域为整体,以市、镇、村为单元,延伸到自然村。按照“五有”标准,即有讲习场所、有讲习队伍、有讲习制度、有讲习计划、有讲习项目的要求,建设1个市级理论讲习中心,12个镇区理论讲习站,119个村社区理论讲习所和500个理论讲习点。使用全市统一“金山理论讲习所”品牌标识,所有章程标准化上墙展示。
“谁来讲”:建好四支讲习队伍
积极统筹资源,打造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讲习队伍。一是做强“导师团”。从上级理论专家、“党课名师”、本地知名讲师中特聘6名基层理论宣讲导师,引入“最强外脑”。二是做实“百姓名嘴”。12个镇区都建有“百姓名嘴”宣讲小分队,配备导师辅导。通过举行选拔竞赛、风采展示、巡回宣讲等活动,培育起一支立足于村社区群众身边的“宣讲专家”。三是做大公益宣讲团。整合丹阳9家公益团队和丹阳市传统文化学会的力量,将理论宣讲与社会公益活动有机结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四是做优文艺宣讲团。以乡土文艺人才为主体、以地方特色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用“地方戏”“百姓歌”“小舞台”讲清讲好讲活大主题。
“怎么讲”:探索三级联动讲习
构建三级联动宣讲工作格局,扩大宣讲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市级金山理论讲习中心为龙头,制定市级层面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理论故事会、理论好声音、习近平用典讲习会、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大型活动,承担四个宣讲团队活动沟通协调、培训竞赛、风采展示等工作,开展季度优秀讲习项目评选和年度示范所、优秀宣讲项目、优秀讲习名嘴评选。以镇区金山理论讲习站为依托,搭好组织架构,建好镇区宣讲员队伍,解决村社区宣讲人才不足的问题;并以村社区金山理论讲习所为主体,引导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标准上墙展示;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因地制宜建设金山理论讲习点。
“创新讲”:搭建三位一体融媒体平台
探索“新媒体+理论宣讲”模式,建设电视端、PC端、手机端三位一体的融媒体平台,让理论宣讲“触手可得”。一是搭建“金山理论讲习所”微平台。在“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开设“金山理论讲习所”专栏,各镇区微信公众号开设“金山理论讲习所”栏目,链接村社区微信群,定期推送优秀理论文章、理论宣讲活动。制作理论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扩大影响力。二是理论宣讲“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组织宣讲员积极利用宣讲家网、镇微言等省市级平台,加强理论宣讲工作学习。三是建设电视端“文明频道”,播放理论宣讲节目。利用原有有线电视网络,覆盖119个村社区互动党建平台,开展理论宣讲,尝试宣讲直播,实现宣讲网上实时互动。
责任编辑:何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