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日新月异40年,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个伟大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经商发家的啧啧评价是,“他家是个万元户呀!”言语中满是羡慕。而感到最神奇的地方是深圳,说深圳有条中英街,跨一步就能到香港;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内地看不到的商品让你眼花缭乱;满街都能看到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有人从深圳回来,大包小包的就是领带、香皂香水、电子手表。有钱人就买黄金饰品,价格低,款式新。一次性打火机的诱惑力最大,轻轻一揿,“啪”的一声跳出蓝色火焰,特别吸引人。当时外出考察,深圳是不二的选择。我80年代第一次去,带回一大包力士香皂和一次性打火机,送人特别长脸。
1994年11月,我任乡长。当时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要钱”“要粮”,当好调解员(调处村民矛盾纠纷)和审批村民建房。“要钱”是收缴农业税费,“要粮”是征收公粮。此外,还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县城所在地金沙镇,当时被人戏谑为:东西一条街,南北一条河,一盏红绿灯,一张豆腐票。当时整个县城仅有一处红绿灯,乡下人没见过,感到稀罕。绿灯亮时在傻看,红灯亮时抢着跑。被交警呵责了,也不恼,还振振有词,“我们是乡下人,可不懂这规矩”,回去还当笑料吹牛。最让人羡慕的是,只有县城居民才有的豆制品票。当时我们手拿豆票,排着长长的队。有人问,“你们排队买什么?”总有人高傲地昂起头,扬了扬手中的豆腐票,“你有吗?”语气里满是得意。
吃,上世纪80年代初食物匮乏,勉强吃得饱。听我妻子讲,当时我岳父虽是香喷喷的乡供销社主任,可平时家里吃的均是粗粮,她最小,吃了粯子饭头就疼,每天在锅里留一撮光米饭,姐姐哥哥们再馋只能瞪眼看;中秋节吃月饼,一个月饼要分成四块,她总要最后一个拿,因为最后拿可多得一点掉下来的皮渣。夏夜,人们围坐在天井小院纳凉,举头眺望明净的天空,不时有流星从天空闪过,听见过世面的人讲外面的故事。当有人说,外国人把糖块放在柜台上,随便让人拿了吃,不要钱。大家听了都觉得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因为当时我们经常隔着糖纸咬开一块糖,与玩伴分着吃。现在把这些当成笑料说给孩子们听,他们竟然一脸茫然。
住,草房变瓦房,瓦房变楼房,楼房变洋房。梦想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是寻常人家。过去,城乡差别像座山,尤其城乡户口,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花几万元钱买个城镇户口屡见不鲜。现在正好相反,农村往城里转户口,只要有住房,随到随办。城镇户口要想转到农村去,难!
穿,过去缺衣少穿是常事。家里有喜事,外出走亲戚,向邻居借件衣服,再平常不过。小孩都盼过年,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囿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大人给孩子买衣服,都往大一号买。孩子多的人家,老大穿过的给老二,老二穿过的给老三。我妻子排行老五,过了十几岁才有属于自己的新衣服。
行,那时候自行车是个宝贝,尤其是沪产的凤凰和永久牌。每次用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车擦干净,两个轮胎用木板或砖块垫好,上面用床单盖上,像宝贝一样供着。出行,要是能跨上一辆“凤凰”或“永久”,神气之态要远远超过现代人开的奔驰、宝马。后来自行车变轻骑,又从轻骑变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现在的通州,村村通公路,镇镇通公交,每个镇都能在30分钟之内上高速公路。记得刚结婚的那几年,去妻子家就一条砂石路,晴天满头灰,雨天一身泥。尤其是春节,自行车前杆坐着儿子,后座坐着妻子,有时顶风冒雨,20多公里要骑一个半小时。后来骑上摩托车,现在开上小汽车,20分钟就到。过去看到的南来北往自行车携儿带妻、车上绑着大包小包的场景,已成为一种值得怀念的记忆了。
医,以前小病不管,大病苦挨,撑不下去,才到诊所拿点药。药是从大瓶用小勺数了几粒后装在一个小纸袋,重病才进乡镇卫生院。现在,人人有医保,看病吃药能报销,遇到大病、重病还能得到重症补助。追求生活质量的人越来越多,做体检,买保险,去旅游……城乡居民均在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娱,上世纪70年代末,我所在的小镇仅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听人说,一个方盒子里可以放电影。我好生奇怪,反复问,那放电影的人在哪呢。那天,听说供销社有电视机,我早早吃完晚饭,挤在小院,踮着脚,伸着头,眺望着放在方桌上的黑色方盒。一个工作人员神气地走向方桌,大声呵斥着用手指触摸电视机的人们,“啪”地一声打开开关,一时鸦雀无声,大家盯着满是雪花的屏幕十分享受地听着“嘶嘶”的响声。一会儿跳出了较为清晰的图像,人们连声发出“好好”的赞语,可一会儿又飘满雪花,人们又“哟哟哟”地惊喊……当时觉得放电视的人好厉害呀。那年代,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文化大餐;能进集镇或在室内看场电影或样板戏,更是天大的奢望。
40年的砥砺前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截止到2017年,通州区城区面积从约4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已近38平方公里,人口也从约3万人发展到现在近30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2.7和67.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达到了66辆;居民储蓄高达849亿元,是1978年的2400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61.42亿元,居民用电101168万千瓦时,分别是1978年的523倍和97.3倍。
观念、理念上更是发生了深刻变化。见了外国人不惊讶了,老百姓敢和政府打官司了,由原来的人情社会、亲情社会、近邻社会转变为市场经济、契约经济和实用经济。尤其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土地意识、法制意识、人权意识得到了快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生育观、教育观、医疗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原来“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现在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好些年轻人也不愿生了。
这些年,群众对医疗、教育的需求也有了质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好多没有上过幼儿园。现在,高端园、贵族园、双语园、早教园已遍布城区。漫步江海大地,最漂亮、最有型的房子莫过于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随着政府和家长对教育的进一步重视,村小、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也悄悄退出了教育的舞台。
40年弹指而过,40年沧海桑田,40年波澜壮阔,40年翻天覆地,40年后的我青丝已霜白。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国家民族强盛,最大的希望是家人团圆平安,最大的快乐是爷孙天伦之乐!
(作者系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