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纵观我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重要时刻和关键节点,无一不体现着坚守底线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1927年,国民党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聂荣臻的任务是前往九江,向党内同志传达中央的意图,并做好起义的充分准备。到达九江后,他按照上级交待严格行事。在当地参加的一次党内主要负责同志碰头会上,有些同志耐不住性子,主张立即行动。年仅28岁的聂荣臻顶住冒犯老同志的压力,终于说服了大家,劝大家以中央的最后决策行事,不打无准备之仗。
聂荣臻先通知叶挺、贺龙把部队集中到南昌,然后到部队中挨个传达中央的决定,详细讲述当前面对的严峻形势,要求各部队连以上所有党员干部做好充分准备。在这期间,聂荣臻还把中央的决定告诉了正在九江休养的刘少奇。随后,他又到马回岭组织了二十五师起义。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他不断传达中央关于南昌起义的决定,不辞劳苦,日夜不停地进行个别谈话、集体谈话,并积极拟定起义的各项具体计划,落实各项任务。聂荣臻殚精竭虑,始终不忘中共中央的嘱托和交待,将起义准备工作进行得周密完整,做了充分的事先准备。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接连占领北平和天津,气焰日盛。八路军115师临危受命,担负平型关一役。为打好这场仗,副师长聂荣臻等人未雨绸缪,做足了准备。他们先后三次勘察地形,最终确定我军的最佳伏击点,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下令撤走全部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专家,使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工作陷入困境。聂荣臻理性分析我国面临的内外情况,两次向中央报告,要求自力更生,继续开展相关工作。正是在聂荣臻的坚持下,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也要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坚守底线思维,不是不为不动,而是防患于未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解决,胸有成竹,敢于担当,科学预测潜在风险,将风险和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守住底线的目的在于积极争取更好的结果。领导干部只有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工作,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在各项具体工作中,站好位、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