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嘴”现象看理论武装工作新创举——对话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

发布时间:2019-03-1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丁和平 袁晓妹    

南通现象很多,有教育现象、莫文隋现象、家纺现象……如今,又出了个名嘴现象。黄正平、徐进、姚呈明、刘万春,先后荣获全国宣讲先进个人称号,被誉为基层理论宣讲的名嘴名嘴缘何频出南通?我们专访了全国宣讲先进个人、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解读阐释南通理论宣讲的名嘴现象。


问:黄部长,您好!南通市近5年来涌现出4个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南通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这一现象引起《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前不久,在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40周年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专门提及南通的理论武装工作,并要求向南通好好学习。请您谈谈南通理论“名嘴”现象从何而来?

黄正平:南通理论名嘴现象的产生是由诸多条件并在长期的积淀、实践、打磨中逐渐形成的。南通理论名嘴这一现象的缘起,最大的亮点就是每一位理论名嘴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作为毕生追求,无怨无悔,高度自觉地投身到思想理论传播的队伍中来。比如如皋市的姚呈明,自1990年进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宣讲生涯。他的宣讲理念是用宣讲改变人,坚持用宣讲改变自己、改变听众、改变社会。29年来,他像说书一样说理论,普通话里夹着如皋话,家常话里说出大道理。说土话但不粗俗,说白话但不媚俗,从不靠卖弄顺口溜、土糙话、绕口令博取廉价掌声。他的宣讲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以巨量的信息和角度新颖、开掘理论深度见长。普通的常规性话题,他总能独出心裁,鞭辟入里,讲出人所未曾想见之道理,以理论的穿透力体现震撼力,以语言的表现力体现感染力,现场把控能力特别强。整场讲课能时时吸引住听众的注意,使听众全神贯注,真正入脑入心。再严肃的话题,他都能用身边的故事、群众的语言讲出适合基层口味的好课,让人回味无穷。经过多年积淀,他的宣讲专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完全适应基层点题的需要。再如,通州区的曹荣琪多年来坚持用真心传党音,用真情化民心。他常说:我认准了,一辈子干理论工作,乐此不疲。这样的理论名嘴在南通还有许多许多。他们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的无悔与主动,让人为之动容。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南通正是因为众多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积力”“众智,才有了所举”“所为,即理论武装名嘴现象的出现。

 

问:正如您所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做好基层理论武装工作需要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南通在培育理论“名嘴”队伍上积累了哪些经验?

黄正平:成功的经验不一定是高大上的,而是生动具体的。南通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滚动发展,一是应运而生,二是做大基数,三是培育得法。

南通理论名嘴是为了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信念走到一起的。在南通,有很多执着于理论宣讲的人,他们活跃在城乡基层,传播着党的好声音。将这样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事业心的人凝聚在一起,交流与分享带来的效应就会成倍释放。南通定期组织宣讲骨干沙龙,大家相互交流宣讲动态和心得,探讨学习思考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

如今对理论宣讲,基层需求越来越大,就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理论名嘴去基层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党的好声音。目前,南通在做大基数上下功夫,在现有基础上今年拟培养100名嘴、千名宣讲员,进行万场宣讲。把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总结出的师带徒经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招收更多的学员。未来,南通将继续做大做强拓地”“育人”“开路”“合缝的工作,建立新一批理论武装工作室、南通市理论名嘴研究中心、培训基地,宣讲名家评比工作正在筹划之中,助推理论名嘴辈出、成长的机制正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中。

对理论名嘴的培育,我们坚持24字方针,学习上要求全面、持续、深入、系统,研究上要求专注、溯源、比较、广博,宣讲上要求全面、重点、准确、通透。对于理论名嘴来说,理论学习、理论研究是理论宣讲的基础。用学术讲理论,能使理论宣讲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厚度。所以,名嘴自己先学习好、研究好,才能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海安市的刘万春是当地有名的理论名嘴,他的经验是理论面向基层首先要做好化繁为简的归纳,让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记得住。比如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他归纳出从一到五的理解思路: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两个要素,充分的、均衡的发展;三个指标,转变方式”“结构”“动力的发展;四个指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易懂好记,基层宣讲效果很好。

总之,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就是将中央的要求与基层的需求体现在名嘴的追求中,最终转化成百姓的精神食粮。

 

问:请具体谈一谈“中央有要求,基层有需求,‘名嘴’有追求”这三者之间是怎么统一起来的?

黄正平:首先必须打通供需对接的通道,解决好的问题。南通立足点、线、面多维度打通传播关节。消除理论传播中的痛点盲点,激活线上线下的互动,盘活存量增量,扩大理论传播空间,缩短认知、情感和需求的间距,力争实现理论传播无缝对接。其次,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融洽。在把中央精神学懂弄通做实的基础上,依据群众需求,集结理论名嘴共学、共研、共享理论的芳香。最后,埋头拉车抬头看天同步前进。思想理论的传播要接天连地,要把顶层设计和群众需求同质化,在保证方向道路正确的同时深耕理论传播的土壤,让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有效地敲开百姓家门,落到百姓心头。这就要求基层开动脑筋,积极探索简明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理论宣传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