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发布时间:2019-03-1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颜晓峰    

主讲人:颜晓峰,教授、博导。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且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历史地位、主要贡献、理论体系、丰富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为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辅助读物和权威读本。要想用好《三十讲》,先要把握住它的三个特点:一是提供新的框架。《三十讲》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体系性,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框架,帮助我们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二是总结新的表述。《三十讲》在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理论品格、思想观点上总结出新表述。这些新的表述是指导深入学习的关键切入口。三是内容更加丰厚。《三十讲》所引用的材料,主要还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包括新闻稿件和全文讲话,同时也有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新的材料。

读懂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我们党的创新理论都是新的实践发展的要求和产物。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对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三十讲》专门用第一讲突出概括了新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也是对十八大以来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的总概括。新时代,是大家学习十九大报告印象最深的一个范畴。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来讲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表明三个历史坐标:第一个意味着讲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坐标,第二个意味着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坐标,第三个意味着讲的是当代世界的历史坐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还从五个方面讲了新时代的主要内涵:一是从形成过程来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从主要内容来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从发展水准来看,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从人心所向来看,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从国际影响来看,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三十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三个新来表述新时代。一是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目标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已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并需面对一些新出现的、复杂的、棘手的难题。二是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重要的政治论断,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判断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根据和标志。三是指迈向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让社会主义出现了从高潮到低潮的转变。但是,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像当年一些西方预言家所预言的那样——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的历史并没有终结;也不像有些西方政客所断言的那样——社会主义的大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没有经历大失败,而是日益走向繁荣昌盛。在苏东剧变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作出一个新的判断,就是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

第三,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际环境、国际局势中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国际局势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如何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讲新时代治国理政,一方面要把大国治理做好,另一方面还要把大国外交做好,好比同时要下好两盘棋,一盘是中国象棋,一盘是国际象棋。怎么下?我认为,从治国理政和大国外交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发展趋势是把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合成一盘大棋来下,面对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为世界寻找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当然,这就需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掌控能力。

第四,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我们党应对执政新考验的一个得力举措。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长期执政已近70年,面对的执政考验是空前的。中国共产党有8900多万党员,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世界大党,使马克思主义政党继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面临的执政新考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作出了更高的概括,即党的自我革命。《三十讲》中指出,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我们党也要进行自我革命。尤其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以后,进行自我革命更为重要,也更不容易。

把握新思想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句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全面评价。《三十讲》在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的基础上,又对新思想的重大意义作了进一步概括。

政治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三十讲》中用三个有了作进一步表述。一是全党在思想上精神上有了鲜明的时代标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鲜明的时代标识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鲜明的时代标识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鲜明的时代标识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党的团结统一有了思想根基、共同语言。中国共产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和四百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那么怎样让这样一个大党能够高度地团结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了依靠制度和纪律,更为根本的是思想建党,它使我们党的团结统一有了灵魂、纽带,或者说是思想根基、共同语言。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全党的共同语言。三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就有了正确方向。当代中国是一艘中华巨轮,正在乘风破浪驶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前景。如何应对航行的过程中出现的惊涛骇浪、暗礁和冰川?把握正确方向、掌好舵就十分重要。正确方向要靠正确思想来指引,这就是政治意义。

理论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出发,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战略性的思想理论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表述首先突出了新思想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意义上推进的。其次,这个表述突出了新思想的方位,这个方位就是新时代,意味着是对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深刻阐述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次,这个表述还突出了它的形态,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理论,也是理念,也是战略。

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中,我们产生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是什么?是中国精神,也就是伟大民族精神。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民都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都把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华注入其中。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时代精华,也同样注入到中国精神之中。所以,从实践意义来讲,这一思想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导、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它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我们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方位,科学规划了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战略步骤。

世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当代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此外,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来说,中国共产党正从特殊性向普遍性的转化角度来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转化关系问题。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条自己的道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具有什么样的普遍性?又是如何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哪些普遍规律,或是具有共同意义的社会主义的原则、理论、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吻合、如何一致、如何促进、如何带动当代世界发展潮流?这样一来,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仅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认知新思想的理论体系

《三十讲》是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的,更是对它们的三化。一是一体化,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两条线的表述,但是《三十讲》把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融为了一体;二是逻辑化,《三十讲》按照内在逻辑顺序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做了新的逻辑安排;三是体系化,《三十讲》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以及相关的重要问题。

首先,从新时代的基本形势来理解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形势就是怎样解决三个并存的问题。一是重大进展与重大矛盾并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重大矛盾。二是光明前景和风险隐患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光明前景,他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谈到风险隐患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就强调了三个一以贯之,其中第三个就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特别需要注重防范两类风险,一类是小概率的重大风险,即黑天鹅事件,另一类是大概率的重大风险,即灰犀牛事件。三是发展动力和发展阻力并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新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发展阻力。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就是发展的重大阻力

其次,从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来理解把握。可以从实现三个转变来把握。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是有它新的性质、新的要求、新的标准的,需要全党重新学习和不断提高。二是从解决旧的主要矛盾向解决新的主要矛盾转化。以前我们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所形成的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具体地研究每一个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这是新的要求。三是从差距发展向共享发展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这是未来社会发展总的框架、总的原则。实现共享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它的进步意义在于把允许先富的差距发展纳入到体系之中,即在共享发展的大框架下推进差距发展。

最后,从新时代的世界意义来理解把握。即怎样解决三个飞跃的问题。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的飞跃。意味着两个首创,即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将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二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提出世界历史转变论断,认为资本主义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时代赋予我们伟大的思考,如何使自己的道路和人类文明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有机融为一体。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转变的飞跃。

(宣讲家网供稿)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