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铸就铁军魂

发布时间:2019-05-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陆 璐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刘老庄连”英模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检阅。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这支传承红军基因的光荣连队转战淮海,浴血杀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战铁军。

1943年2月,日军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四连与根据地军民一道,投入反“扫荡”斗争中。3月18日拂晓,正在休整的四连准备转移,突然枪声大作,逃难的群众不断涌来,日军第十七师团1600多人,以铁壁合围之势,直扑刘老庄。敌人来势汹汹,群众危在旦夕,四连82名指战员迅速投入战斗,拉开了血战刘老庄的序幕。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兵力悬殊,敌众我寡;武器装备,敌优我劣;土地开阔,地形不利。但是,为了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和数千群众紧急转移,82勇士展开了英勇的阻击。敌人凭借山炮、掷弹筒等优势火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硝烟弥漫,枪炮轰鸣,在猛烈的炮火下,连长白思才右手被炸断,仍然坚持指挥;子弹打光了,一排长尉庆忠主动请缨,冒着枪林弹雨到鬼子尸体上去捡,不幸中弹牺牲;面对敌人的劝降,指导员李云鹏组织召开支部会,号召共产党员站出来,与敌人血战到底。几名战士听到后也挺身而出:“指导员,我们现在就要求入党!”从拂晓到黄昏,82名勇士打退了敌人5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将凶残的敌人钉死在刘老庄前!

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了,82勇士却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打完最后的子弹,连长白思才毅然下令:销毁所有文件,砸掉多余武器,装上刺刀,向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勇士们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刺刀折断了,就冲上去,用拳头和牙齿与敌人搏斗。在强敌面前,在生死之间,他们无一人畏惧,无一人退缩。直到硝烟散尽,在阵地上找不到一支完整的枪支,找不到一粒剩余的子弹,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骸!

82勇士全部以身殉国!他们中有老红军白思才、有抗大学员李云鹏、有新婚燕尔的任国监、也有参军不久的农民王步珠、刘守业、李道合……更多的勇士没有留下姓名。

明知不可战而战之,明知战必死而战之!82勇士用血肉之躯,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用血性与担当,彰显出人民军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刘老庄战斗结束不久,新四军决定重建四连,刘老庄的乡亲们,毫不犹豫地挑选了82名子弟,加入到人民军队的队伍中来,从此四连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刘老庄连”。

抗战结束后,刘老庄连从苏北平原转战到白山黑水,从平津前线战斗到椰林海岛,南征北战,屡歼强敌;和平时期,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际维和,处处也有他们的身影。今天,他们擎起强国兴军的旗帜,继承着前辈血性军魂,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强军梦的伟大目标铿锵前行!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区八十二烈士陵园)

责任编辑:朱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