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顶几个师”的熊向晖

发布时间:2019-05-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昆鹏    

中共隐蔽战线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的卓越功绩和丰富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熊向晖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践行共产党人承诺,“内红外白”,身在敌营却矢志不渝,对党无限忠诚,为击退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和粉碎国民党对延安的重点进攻、保卫中央机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1936年,出身官宦世家的进步青年熊向晖正在清华大学读书,学习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他被周恩来选中并安排在胡宗南身边工作。后因表现出色被胡宗南送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深造。1939年3月学习期满后,熊向晖被胡宗南留在身边,并很快成为胡的左右手,一路从侍从副官升任机要秘书。

胡宗南视熊向晖为亲信,所有重要文电无不经由其手。1943年蒋介石趁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之机,密电胡宗南闪击延安,企图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7月2日,蒋亲自审定了作战计划,下达了于7月9日进攻边区的命令。情况十万火急。当时陕北的正规武装力量只有一个359旅和中央警卫部队,与胡宗南20余个师的强大兵力对阵,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熊向晖将蒋胡之间来往密电熟记于心,并在7月3日晚,通过地下电台把蒋胡“闪击延安”的军事部署和攻击时间这“天字第一号”情报报告了党中央。中共中央接到密电后,火速制定应急措施,最终迫使蒋胡不得不下令取消行动。一场箭在弦上的危机得以化解,使中共中央化险为夷,留下了“朱毛两电退胡军”的佳话。

1947年3月1日,胡宗南策划进攻延安,特意召回还在度蜜月的熊向晖为他拟订攻占延安后的“施政纲领”。熊向晖由此获得了胡宗南进攻延安的详细计划,很快就把这个计划报到了延安。而此时,胡宗南手下的众多将领尚不知道有此安排。在随胡宗南部开往延安途中,熊向晖又突然得知敌特机关开始使用测向设备侦察党中央机关电台位置,遂不顾危险将情报送出。中央对此情报高度重视,立即下令电台停止工作三天,随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加以防范,使敌人用技术手段侦察的图谋失败。

正是靠熊向晖提供的关键情报,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我们的队伍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溜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如同陷入了一团泥沼之中,非但没能“给共军以毁灭性打击”,自己的部队反而损失惨重。国民党“闪击延安”的计划破产。毛泽东大赞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熊向晖才能面向黑暗却怀揣光明,不畏生死,不被国民党的高官厚禄所诱惑,始终保持为党甘于奉献一切的初心,诠释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