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课成为村党组织“加油站”

发布时间:2019-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丁 昊    

随着大量流动人口的汇聚,城中村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矛盾集中区和问题多发地。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城中村治理尤为重要。我所挂职的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文峰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村里的党员结构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生产较忙、难以坐住、参会率低、流动党员多等问题。在第一书记履职期间,我以上好党课为工作抓手,针对城中村党员特点,精心构思党课内容,聚焦核心关切问题,细琢宣讲技巧,努力让党课“活”起来,使党课成为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加油站”。

注重内涵,旗帜鲜明讲政治

上好城中村党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讲深讲透,把握“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提升基层党课内涵,就是要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内容,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化成基层党员听得懂、想得明、看得见的具体事例,进而深刻理解其中道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引导党员更好认知城中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的表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的历史现象,也是必须应对的发展难题。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通过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对比讲解“城中村”现存的治理难题和今后改造方案,使基层党员更为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问题,贴近需求凝民心

在城中村改造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是村里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庄台道路改造、污水管网改造、拆迁拆违等,都是城中村改造中的难点,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因此,在城中村党课的讲授中,要聚焦重点、不回避问题,鞭辟入里地讲透问题,借事说理地讲活问题。

结合在文峰村多次上党课的具体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城中村党员的思想、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围绕党员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确定主题,使讲课的内容贴近基层党员,达到想听、愿听、认真听的目的;二是与教学话语的有效转化相结合,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文件话语”“学术话语”“教学话语”转换为“基层话语”,实现有效教学传递,达到听得懂、听得进的目的,从而提升党课教育的引领性、精准性、有效性;三是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发现、研判、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相结合,就“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如何重视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如何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课题进行专题讲授,通过学有所用,进而实现学以致用,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达到用心听用心学的目的,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本领,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塑造价值,画出最大同心圆

在城中村的城市化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村集体、村民、开发商、外来居住群体等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矛盾。如何统筹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课所起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党课,营造了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要从城中村改造的大局出发,通过党课教育促进全体党员思想上凝聚共识、行动上不断奋斗,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拒绝懈怠者和畏难者,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者和搏击者,真正实现基层党员与群众向心、同心、齐心。

通过党课,塑造一支专心谋事、勇于做事、激情干事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要讲全基层工作规律,促进基层党员干部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内在联系,讲求科学方法,切实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推进。要讲透基层工作方法,促进基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化谋划、项目化实施、专业化操作、形象化推进。要讲深基层解题本领,促进基层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找差,破解工作中思想僵化、进取弱化、能力退化的问题。

通过党课,塑造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要将党课打造成为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围绕当前土地征收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着力提高处理矛盾、化解纠纷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宣传员”“讲解员”“采集员”和“调解员”,让群众从“不懂”到“支持”,让工程从“硬骨头”到“零遗留”。

(作者系扬州市广陵区人大常委会综合科科长、文峰街道文峰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