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实题材 打造时代精品

发布时间:2019-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方标军    

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提出,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走在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持续打造现实题材作品,努力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空前活跃,作品数量颇丰,质量不断提升,体现地方特色,有戏剧研究者称之为“江苏现象”。

在把握导向上下功夫

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制定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的实施意见》,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中间。2018年9月,组织30名艺术工作者在大运河沿线淮安、扬州、苏州和绍兴4个城市开展实地采风活动。创排以“守岛英雄”王继才为原型的戏剧作品时,厅领导带领主创人员赴开山岛体验生活,并与一同守岛32年的王仕花座谈,深入了解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注重科学的规划引导。将艺术创作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提高现实题材创作的组织程度,根据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明确当年和今后一两年的创作选题及其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规划引导机制。2018年,深入实施全省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计划,公布了17部现实题材剧目,从策划、选题、立项、创作、论证、修改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并给予经费补助,确保剧目创作生产高质量。

把握创作的关键环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题材优秀作品。2018年,投入800万元,启动实施大运河百米长卷美术精品创作工程。这幅画长120米、宽2.4米,是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作品完成后将于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展出,并由规划建设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

在完善政策上下功夫

出台针对性文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繁荣舞台艺术的意见》《关于繁荣美术创作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其中专门制定有关条款,鼓励和支持现实题材创作。全省各地相继出台配套政策,从资金投入、院团建设、人才培养、市场演出等方面给予现实题材创作相应的政策支撑,形成全省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增加导向性资金。持续加大艺术创作资金投入,并重点向现实题材创作倾斜。2018年,江苏省艺术繁荣发展专项资金、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共投入8650万元。在省厅的带动下,苏州设立艺术基金1亿元,南京设立艺术基金3000万元,盐城艺术创作专项资金也达到800万元,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财政保障。无锡市歌舞剧院创作生产进入良性循环,2018年,舞剧《南国红豆》等5个剧目拿到国家艺术基金和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总额达到860万元。

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

2018年,将原来的江苏文化艺术节、精彩江苏艺术展演月合并为紫金文化艺术节,同时举办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进一步壮大了“紫金文化”品牌队伍,提升了“紫金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引导艺术工作者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形成浓厚的现实题材创作导向。2018年,紫金文化艺术节21台新创参演剧目中,有10台为现实题材剧目,占比近50%。江苏戏剧文学奖获奖剧本,现实题材作品达到70%。江苏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创作剧目,现实题材作品达到15项,占比65%。

在打磨提升上下功夫

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提升艺术质量。淮剧《小镇》光剧本就修改了20余次,首演之后大改3次,小改无数次,最终获得文华大奖,剧团还在不停地打磨提升。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近几年,重点关注现实题材作品,每年遴选4部左右具有较好基础和提升空间的优秀剧目,作为重点投入剧目,给予200-300万元资金投入,并由当地政府1∶1配套,助推其从优秀剧目提升为精品力作。

走近群众、接受检验。鼓励和组织现实题材剧目主动走向市场,并按照群众的眼光打磨修改。2018年,我们与保利文化集团合作,共同举办江苏20台优秀现代戏大运河沿岸巡演。2018年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安排普通戏迷观众作为大众评委,给参赛剧目打分评奖,有效探索了“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新途径。

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广省内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优调顺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突破。省演艺集团积极争取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淮安积极推进所属文艺院团财政统一兜底保障和自主绩效奖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推进国有文艺院团管理方式改革。在全省推广戏曲院团增设各类非遗保护传承机构、适当增加事业编制的做法,最大限度调动文艺院团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安排,从今年起,将探索开展对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根据评定结果实施分类指导,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已经成立调研组,着手开展这一工作。

实施国有文艺院团人才培养改革。在国有文艺院团推行“大师工作室”“名家工作室”制度,激发艺术名家的创作活力。实施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加强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确保文艺院团后继有人。积极调整充实省市县三级剧目工作室人才队伍,推动剧目工作室与文艺院团紧密合作,无缝对接,共同开展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