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绽放华西

发布时间:2019-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吴协恩    

中央作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决策部署后,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提升华西人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切实汇聚成让“美丽的华西村更美丽、幸福的华西人更幸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教育引导,使文明实践融入村民政治生活。建村58年来,华西村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既没有“淡季”,也没有“旺季”,而是几十年的“一贯制”。20世纪80年代,华西人就编写了以“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为主旋律的《村歌》,以及人人耳熟能详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广泛开展村史、家史和个人成长史“三史”教育。1988年,成立全国唯一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吴仁宝老书记坚持30余年宣讲“社会主义富华西”,我只要在村里,也必定给各地前来学华西的干群讲课,宣讲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好。村内的道路旁、楼宇间,都发布有各种党性教育的公益广告,有游客赞誉:“华西的空气中都有社会主义信仰的气息!”以党员干部和青年一代为重点,深入开展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通过举办事迹展、纪念座谈会和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让“华西精神”薪火相传。通过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到人民英雄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宣誓,遴选优秀村企干部到西藏、年轻人到贵州等欠发达地区锻炼,引导他们不忘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初心。

注重文化熏陶,使文明实践融入村民精神生活。通过“送知识、送健康”的方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每年举办立夏“诚信节”、立秋“丰收节”等,把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教育融入传统节庆之中。精心培育诚信文化,开展全民诚信教育,表彰诚信典型,使诚实守信成为华西村最响亮的品牌。全力打造奉献文化,树立“有难官先当、有福民先享”的价值导向,唱响“一名党员,就是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发展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引进时尚的教育、运动、娱乐项目,为村民提供学习、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华西青年特色艺术团”每年自编自演通俗鲜活的文艺节目500多场,同时成立文联、文学院,提高村民文化艺术修养。村党委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用良好的环境来感召人,村中心位置设有以党的第一代领袖群雕景观为核心的农民幸福园,常态化举办有仪式感、庄严感的教育活动。在旅游景区,兴建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和以故宫、长城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景观公园,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在生活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打造“10米场景圈”,兴建4个主题社区、50多个微型景观,树立260个灯箱、350对道旗、1820块公益广告牌,让村民在生活起居的10米之内,就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

强化家风涵育,使文明实践融入村民家庭生活。坚持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点,广泛开展“弘扬华西好风尚、家风家训传美德”活动,组织村民晒家训、传家训、写家训。设立“敬老奖”,凡家庭中有80、90、100岁老人的,就重奖其直系亲属。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评选“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涌现出各类“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390个,占全村家庭总数的40%。村党委每年在“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评优树模”活动。每月召开经济分析例会、村民大会、党员联户学习会、联户组长会、村民代表会、支部会议、青年智慧论坛、读书会等8个会,以家庭为单位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同时,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通过《华西月刊》、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进家入户的宣传引导。

构建制度规约,使文明实践融入村民法治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华西不仅坚持“依法治村、依法治企”,而且坚持把“用制度管人、管财、管事”作为文明实践的有力保障。注重村民自治、民主立规,面向全体村民征集村规民约内容,在逐条讨论基础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现凡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创新开展党员联户“1+10”制度,由1名骨干党员联系10户左右村民,全村95名党员组长为970户村民家庭服务,每周入户、每月集中学习传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精神,并以“拉拉家常、谈谈家事”的方式,畅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党员干部进得了百姓门、解得了百姓忧。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实现“三无”:无赌博、无重大刑事犯罪、无封建迷信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对村“两委”领导班子的监督,华西人提出“不是少数人监督多数人,而是多数人监督少数人”,每年通过自下而上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村干部和企业高管进行民主测评,2018年各公司管理层、村“两委”班子、支部书记、联户组长4类对象平均分在97分以上。

精神文明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物质文明强化保障、提供支撑,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吴仁宝老书记生前说:“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2018年,华西村可用资金和上缴税收再次实现“双增”,进入“2018中国企业500强”和“201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华西村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加强文明实践的发展史。面向未来,华西村将以更广的覆盖、更深的探索、更实的成效,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趟新路、做示范。

(作者系中共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