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下辖5个县(市),其中海安市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在此基础上,南通市委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将文明实践的范围主动拓展到主城区的四个区及通州湾示范区、南通中央创新区等功能区,与全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融合、同向发力,不断打造文明实践全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创建两大“南通现象”,努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提供更多“南通做法”。
突出“全”抓组织部署
确定“资源向下、服务向下,上下结合,服务基层”的总体思路,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深入试点县(市)实地调研,全面掌握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多次召开部务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研究制定全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组织职能,做到任务明晰、职责明了、责任明确,按照“3551”路线图具体组织实施。坚持“3个全覆盖推进”:实现地域范围全覆盖、行业人员全覆盖、服务内容全覆盖。明晰“5大重点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构建“5大平台”:构建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涵育、科技普及、卫生保健五大服务平台,成立相应的志愿者队伍,并将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纳入文明家庭创建标准,使家庭成员“有能力、全志愿”,使文明实践覆盖到全部家庭。打造“1个智慧云平台”:建设具有组织调度、活动展示、资源共享、供需对接、提醒督办、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智慧云平台。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市呈现出城乡联动、条块呼应的良好态势。
突出“融”抓资源整合
为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资源和阵地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着力点放在条块资源的有机整合上,在三个方面同步发力,促进资源高效融合。一是形成高位协调机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召集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掌握工作进展,筹划推进措施,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实现理论宣讲“融”、服务基层“融”、文体活动“融”、行业创建“融”、公共服务“融”,努力实现一“融”俱“融”、融合推进的生动局面。二是组建专业志愿团队。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专业优势,在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体育、科技普及、卫生保健等方面实施“十百千”工程,市级重点行业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30-50人的专业志愿者队伍,各县(市、区)分别组建百人以上的县级专业志愿者队伍,形成专业“供货菜单”在网上发布,让基层“点单”,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三是形成示范服务网格。发挥行业部门资源优势,结合税务系统“爱心妈妈”、邮政系统“爱心邮路”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文明实践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更多的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密织沉底贴边的志愿服务网格,通过税务员、邮递员、营业员等窗口服务人员深入千家万户,把科学理论送下去,把党的温暖传下去,把群众的需求带上来,全力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由“最后一公里”到“面对面”“零距离”的提升。
突出“实”抓活动推进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明确“硬目标”、采取“硬举措”、达成“硬成效”,以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吸引群众参与。一是定期交流,让工作推进更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每季度召集一次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重点工作,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成立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指导组,由市委宣传部班子成员挂钩各地,指导推进工作。二是建立“云平台”,让供需对接更实。通过实地走访和大数据分析,梳理群众需求,优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精准制定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构建群众点单、所站配单、中心统单、按级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闭环”,使需求采集更便捷、供需对接更精准、资源匹配更高效,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做到哪里”。三是明确重点,让工作成效更实。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地区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在城市社区以加强诚信邻里、和睦邻里、温情邻里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城市居民人情冷漠、诚信缺失、盲目攀比等问题,形成城乡同步推进局面。四是延伸触角,让志愿服务更实。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点到点、面对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对农村留守人员,把实践活动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外出务工人员,把实践活动送到施工工地、工厂车间;对“两新组织”,安排专业志愿者开展挂钩帮服、结对共建;对城市居民,把实践活动送到居民小区、企业单位,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市民群众。
突出“质”抓多向考核
在考评方式上,实行“下对上”和“上对下”双向考评。“下对上”的考评,主要由村(社区)“两委”和群众对市、县、镇(街)三级部门(行业)深入基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上对下”的考核,主要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评估各县(市、区)、市级机关部门、镇(街)、村(社区)的文明实践工作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是否满意。一是以形成工作体系、实化实践内容为重点,考核县(市、区)。将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纳入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制定《责任清单》《督查考评办法》,实行月度现场抽查、季度点评推进、年度述职考评机制,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域建设水平。二是以融合条线资源、提升服务实效为重点,考核机关部门。要求市县两级机关部门根据文明实践活动的需要和市民群众的需求,对公共服务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共享使用,提高综合使用效益,切实解决使用效率不高、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甚至空置浪费等问题。三是以主动参与实践、发挥示范作用为重点,考核行业系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岗、示范单位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引导面向社会的窗口单位、执法监管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文明实践,精心打造行业特征鲜明、社会认同感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品牌,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新面貌,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四是以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为重点,考核村(社区)。要求各村(居)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建立常态化的服务菜单,把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宁